温州汽摩配制造驶向“智造时代”
日前,在温州瑞明集团的1号生产车间内,由瑞明集团与浙江移动温州分公司联合打造的“5G+”智能工厂正式宣布上线。走进车间,伸缩臂式机械手、自动传输带、焊接机器人……各类自动化设备运行下的轰鸣声,交织成了一支“智造”时代下的新乐曲。
根据《温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改造提升2021年工作方案》,今年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将通过着力数字化、集群化、服务化转型提升,力争实现行业总产值74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375亿元,增速达8%以上。在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的当下,不少企业先行先试,积极推动制造业走向“智造业”。
数字化翅膀
助力产业提升
温州(嘉定)科创园是我市在沪规模最大的“科创飞地”,也是温州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桥头堡”。在加快产品创新数字化方面,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强化与嘉定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合作,通过温州(嘉定)科技创新园、瑞安(安亭)飞地创新港等科创飞地建设,提升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品研发水平。
根据《温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改造提升2021年工作方案》,今年我市将力争解决关键共性技术(卡脖子)问题2项以上,新增首台(套)装备10项。实施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改项目180项以上,新增工业机器人应用200台。
为加快生产方式数字化,我市将实施“千企智能诊断,百项试点示范”行动,开展汽车零部件企业需求调研、诊断分析,筛选一批重点企业实施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技改项目,提升装备自动化水平。
与此同时,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数字化平台建设也在加速推进。据悉,今年我市将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加快一大批企业在生产管理、供应链等领域深度运用,实现“业务实践+生态整合”,推动全产业数字化升级。
抓大育新
推进集群化发展
近日,冠盛股份公司与京东集团举行战略合作暨冠盛股份集成供应链项目启动仪式。依托京东物流在一体化供应链上的核心优势,双方将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球仓运配服务、汽车后备件产业链平台、自动化仓库搭建等方向开展深度合作,助力冠盛打造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平台。
培育好一批如冠盛股份这样的优势企业,是推进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温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改造提升2021年工作方案》显示,今年我市将坚持“抓大、扶小、育新”统筹发力,实施单项冠军、隐形冠军、高成长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小升规”企业培育计划,重点扶持一批具有发展潜力、高成长性的专精特新企业。今年,我市将新增汽车零部件10亿元企业1家、超5亿元企业2家,新增上市企业1家。
此外,今年我市还将着力打造一批产业平台,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其中,要加快推进瑞安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万亩千亿”高能级产业平台建设,力争实现年度投资额35亿元。重点区域要在项目审批、土地供给、资金扶持等方面加大支持。针对高精度轴承、轻量化材料等产业短板,谋划招引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力争全年实施重大项目50项,总投资额超362亿元。
优化服务
拓展双循环市场
5月31日下午,2021年非洲汽车零部件线上采购商对接会顺利举办。本次线上对接会不仅是2021中国(温州)汽摩配产业博览会“云上拓市”系列的第一场线上对接会,也是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数字工具运用、云展平台创新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
根据《温州市汽车零部件产业改造提升2021年工作方案》,为进一步整合服务化资源,今年我市将通过2021中国(温州)汽摩配产业博览会和整零配套对接会,着重为本市汽摩配精品企业提供展示平台。据了解,对接会期间,有近100家中非汽配企业通过ZOOM平台,分别进入五个分会场进行对接洽谈,为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强中非汽配产业深入合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提升创新平台,今年我市将建设一批省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在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引导创建省级企业研究院,力争新增市级以上创新载体10家。
在品牌建设方面,我市将积极发挥市级汽车零部件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用,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力争2021年制定“浙江制造”标准1项,培育“品字标”企业2家,新增“浙江制造精品”2项。(记者 黄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