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金华踏上新的赶考之路

从贫穷到温饱,再从温饱到小康,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意气奋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们掀开了崭新序章。今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浙江被赋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任务。

金华敢为人先,经过长期发展和积累,在高质量发展、先富带后富、人与社会共同进步等方面形成了系列经验,走出了一条具有金华特色的实践之路,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去年数据显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704亿元,位列全国所有城市第49位;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5.6%,达到富足标准;人均储蓄近10万元,居全省第二。

做大经济基本盘

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共同富裕不是简单的平均主义、低水平的平均分配,而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上的普遍富裕、差别富裕。谋求共同富裕,绕不开做大实体经济这个基本盘,发展经济是必须紧抓不放的第一要务。

人才科技是增强经济创新力的核心。这些年,我市一直致力于补齐人才科技这一最大短板,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全国首创“揭榜挂帅”全球引才,今年又启动“千榜助企、万岗引才”系列活动,吸引了108家高校院所210个高层次人才团队“揭榜”,兑现榜金1.5亿元。

金华是民营经济大市。据统计,民营企业为全市贡献了65%以上的投资、7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80%以上的税收和劳动就业。很大程度上,金华做强了民营经济,也就做大了经济基底。

投入2000多万元引进4台三室卧式无尾真空炉;投入1000多万元引进8组自动喷漆机械手和全自动喷漆生产线……2016年起,永康开展保温杯壶行业“机器换人”专项行动,作为国内保温杯壶行业龙头企业,哈尔斯率先斥巨资引进自动化设备。与此同时,飞剑、南龙、安胜等企业赶上智能制造的步伐,车间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生产端的提质增效,为传统制造注入新活力。

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的金华保温杯壶行业,经过近30年发展和产业转型,已逐步成长为全市金属制品业支柱产业。数据显示,我国保温杯壶出口从2001年的1.55亿美元,到2019年的23.9亿美元,增长15.4倍。其中,金华的保温杯壶占80%。近年来,产业产值始终保持10%左右的增长,从业人员近10万人。

6月17日,兰溪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与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项目投资协议,总投资7.5亿元的欣旺达年产1.15亿平方米基膜涂覆项目落户。这已是兰溪与欣旺达牵手后促成的第三个项目。

去年3月25日,总部位于深圳的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与兰溪签约,投资52亿元建设锂离子电池项目,以兰溪历史上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制造业项目拉开双方合作序幕。兰溪与欣旺达因招大引强结缘,拉动近百亿元投资,形成了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创造了超过1万个就业机会。其意义更在于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加快人才和科技等创新要素的集聚,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近年来,金华以人才科技攻坚增强经济创新力,以产业转型攻坚提升经济竞争力,以招大引强攻坚激发经济新动力,大抓实体经济,加快建设民营经济强市,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出台加强招商引资十条意见等一系列举措,全市规上企业、上市挂牌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大幅增长,市场主体在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仍逆势增长。

去年,金华地区财政总收入680.9亿元,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400余倍;出口总额突破4000亿元,40年时间增长1万多倍,跃居全省第2位。规上工业企业从不到100家增加到4556家,规上工业增加值达920.6亿元。

缩小“三大差距”

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掉队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得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才能最终推动形成全域一体、全民富裕的均衡图景。

从地域来看,武义、磐安两个山区县在金华9个县(市、区)中发展相对落后,是全省26个加快发展县,也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中之重。

1995年,金华在市区规划3.8平方公里土地,设立金磐扶贫经济开发区,以异地开发方式进行精准扶贫,这里也自此成为全国首个“造血式”扶贫的“飞地园区”。如今,这个集“异地开发、精准扶贫、生态补偿”功能于一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为磐安贡献了50%的工业产值,实现了对磐安1/3以上的税收经济贡献,也让磐安构建了以休闲旅游“一号产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从2010年的2.9∶1缩小至2020年的2.08∶1。

和磐安一样,绵延崎岖的山路,也一度是武义南部山区山民脱贫致富的障碍。早在28年前,武义在全国率先探索下山脱贫发展模式,从1.0版“就近搬迁下山,解决温饱问题”,到2.0版“富起来、稳得住”,直至去年启动3.0版“居住地、身份、职业一起换,实现高品质生活”,全县至今已有5万多山民搬迁下山。

从幼儿园起,村民子女可享受16年义务教育;村民看病可在医保报销基础上再报销一半;村民每月可以领到免费的米肉蛋油;村民享有建房补贴;村里的免费公交车招手即停……要说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样本,不得不提的还有东阳花园村。

花园村坚持“要素整合、产业聚合、生活和合、治理融合”,以工强村、以商兴村,率先走出了一条产村融合的发展之路,基本实现村域范围内的共同富裕。去年,全村实现营业收入610亿元,人均年收入14.2万元。

市场主体超74万户,约占全省的1/12、全国的千分之五,位居全省县域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7万元,达到71210元,领跑全省。这组数据来自于全民创业创富的义乌。

共同富裕是共建共富,是勤劳守法致富,是先富带动后富,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基础上实现人人享有。通过高水平推进世界“小商品之都”建设,义乌积极推动市场向进口出口、线上线下、境内境外融合跨越,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激发了全民创富的内生动力,扩大了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以此为基础,义乌市场借着关联全国200万家中小微企业、带动2000万人就业,与233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的独特辐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实施以“党建+市场+电商+物流+加工贸易”为主,劳务协作、改革输出和社会帮扶等“X”全面跟进的帮扶模式,助力共同富裕;市场来料加工业务辐射河南、甘肃等20多个省份,带动从业妇女150万人以上;依托市场和物流等优势的“百县万品”行动,为全国需要加快发展县提供了更多市场空间。

人与社会全面发展

扮靓人民满意的美好幸福家园

共同富裕不仅是简单的物质丰富和收入增加,而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阳光照耀下,市区湖海塘波光粼粼,塘中戏水的野鸭和岸边的游人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生活在这片八婺大地,青山绿水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与保护齐头并进,处处皆是动人风景。

满目的美景,归功于“千万工程”“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行动,金华联动建设美丽城市、美丽城镇、和美乡村,城乡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农村“脏乱差”现象得到彻底整治,还连续7年夺得全省治水大禹鼎,并先后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试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市,擦亮共同富裕的底色。

要说群众最关心和期盼的,就是一座城市的资源与服务。如今,日益均衡的城乡教育、医疗、住房、养老资源,正让越来越多金华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d到优质公共服务。

全市392所小学全部开展托管服务,惠及学生31.6万余名,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实现100%全覆盖;大病保险减轻群众看病负担,所有医保服务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就近办,“无病安心、有病宽心”的医保大大提升了群众看病就医的便利度和获得感;14个县域医共体打通了乡村百姓与优质医疗资源间的“最后一公里”,农村基层群众也能“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稳定的社会环境也是共同富裕的坚强保障。近年来,金华全域推进“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创新,创造并坚持深化“后陈经验”“浦江经验”“龙山经验”,创设“三大员”队伍,组织开展“大家访、大代办、大接访、大化解”活动,累计收集、解决问题近37.2万件,连年跻身全国最安全城市20强,拥有全省最多的“一星平安金鼎”,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超97%。

人和社会要长足发展进步,精神文明将是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走在金华的大街小巷,环境干净整洁,交通规范有序,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这座城市的“颜值”和“气质”。一位位道德模范、金华好人成为八婺大地闪亮的“星”,引领市民见贤思齐、向上向善。去年,金华以全国第三的优异成绩创成全国文明城市。“信义和美”的精神像种子一样播撒在各角落,绽放出满城芬芳。

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一个金华人民满意的幸福美好家园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