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两年改出33.5公里雨污管网道路

“数”你最靓

近两年,遂昌县城共完成7个城市主次干道的道路雨污管网改造项目,完成工程量约33.5公里,总投资约61632万元。目前,太和路、平昌路、南门片区等4处共计5.5公里主次干道的雨污管网改造依然在进行中,大部分街道预计今年底将实现全面通车。

城市“毛细血管”——南门区块老小区、衢宁铁路(遂昌段)建设项目迁建安置小区等5处老旧小区的背街小巷也经历了全面的修缮与提升。

相较于2018年,目前遂昌的污水处理厂每日污水处理成本下降了4000至5000元,一年能节省近180万元。

雨污分流夯实城市的“里子”

“没想到这么快通车了,还以为要到8月份呢。”最近两个月,家住县城御景园小区的市民叶艇,每次出门,都要过环城南路绕个大圈。几个礼拜前,家门口的绿围挡终于撤了,原先的水泥路变成了沥青路,开车不仅更舒适了,他也不用再绕行了,“听说再过段时间等人行道修好后,这条蜘蛛网一样的电线也能下地了。”

叶艇家门口的下南门路之前没有专门的雨水管道,雨污全部混流排放至污水处理厂,既影响了排水效率,也造成污水处理成本上升。“以前老城区的道路大多都是雨污同流,这两年改善了很多,相较于2018年的时候,每天能省下4000至5000元的成本。”富春紫光水污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建告诉记者,一天是4000至5000元,一年就是上百万呢。

“以前的道路只能保证通行功能。”县建设局城市更新服务中心副主任陈相华介绍,利用道路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既保障水体生态质量又减轻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压力,同时也有助于防范多雨季节部分道路雨污水合流外溢等问题的发生,全力保障城市防洪和排涝功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如陈相华所言,雨污分流改造是一项在外面看不见的“里子”工程,城市的建设不能仅在看得见的“面子”上,还得筑牢“里子”,才能撑起“面子”。

为了夯实城市的“里子”,弥补遂昌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发展滞后的状况。近两年,遂昌主城区共完成50个城市主干道的雨污水改造项目。今年5月,更是对平昌路、下南门区块这两大城市主干道和交通枢纽地段开启综合改造工程,叶艇家所在的下南门路段就是第一批开工的项目之一。

“南门区块有一个商业综合体,还有很多学校,是县城一大交通枢纽,在这里对道路‘开膛破肚’的修路确实对大家的出行带来了不便,所以我们也是要求施工单位日夜赶工,在每个施工节点上无缝对接,确保施工零停顿。”看着已经通车的下南门路段,县建投公司副总经理包海涯颇为感慨,这两个月来,他们倒排工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赶在暑假开始前让下南门路段实现通行,同步开启上南门路段改造工程,尽最大努力减轻改造施工和市民出行间的矛盾。

在平昌路段,挖掘机等作业车停靠在路边,压路机正来来回回对场地进行平整。“之所以要全封闭施工,是因为以前道路下方都是淤泥,半封闭施工是有安全隐患的。”项目施工单位工作人员表示,要清除这些淤泥,不仅是靠机械操作,还需要人工对深浅不一的地方进行修正,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进行,是工人们一点点疏通推进,他们是在用汗水浇筑着城市的“血管”。

雨污分流虽不易,但伴随着项目的进行,曾经困扰这座城市的雨污混流也能得到根除。“改造后的主干道,不仅实现雨污分流,还实现人行道改造、管线下地、路面白改黑等。”包海涯说,可以预见,随着这些排水工程的逐步完工,可以让遂昌这座小城的“里子”更实,“面子”更靓。

遂昌做法

环境是一座城市最亮的底色,雨污分流就是畅通城市“血管”。近年来,遂昌加快推进城市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分区域、按系统逐一制定雨污分流解决方案和工程施工步伐,加强排水系统的通畅性。同时,结合雨污分流改造项目,还对城市道路及管线等设施进行改造提升。

项目开展以来,面对工程点多面广、情况复杂、任务艰巨、雨季影响、时间急迫等客观实际,我县多举措全力推进,倒排计划确保工期,目前已完成城区内7条主次干道的工程建设。

除了城市主次干道,那些连接市民的“民生路”的背街小巷,也是疏通城市的“毛细血管”。去年以来,遂昌县共完成育才小学北侧小区、金矿宿舍、南门区块老小区等地共计约9.6公里背街小巷的改造提升工程。随着这些项目的落成,遂昌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最终会达到“污水进厂、雨水进河”的效果,我们生活的这座山水城市,也会因环境的提升进一步绽放出宜居城市的幸福色彩。

记者 郑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