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建发展集团助力高水平打造数智杭州
钱塘快速路
图为电力舱
图为水信舱,其中绿管是输水管网,白管是通信管道;右图为燃气舱。
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作为杭州市首家专业从事城市投融资建设的国有独资企业,杭州市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把“民呼我为”落在实处。
自1993年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城投集团领导下,市城建发展集团紧紧围绕“产业为本、资本为器、数字融合、组织赋能”的发展思路,打造大投资业务、创新基建业务、创新金融业务“一大两新”的三大业务格局,形成了“4+2”业务板块,即通信智慧板块、资产开发板块、资产经营板块、类金融板块、投资建设板块、建设管理板块。由集团承建的紫之隧道摘取了集詹天佑奖、鲁班奖为一体的全国城市隧道群双奖等诸多荣誉;在刚刚结束的全省庆祝建党100周年表彰大会上,集团还荣获了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殊荣并受到表彰。
一条快速道路 打造市民快捷出行风景线
城市交通是城市生存发展、内畅外联的命脉所在,不仅是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关乎市民出行的便捷程度和城市的宜居程度,钱塘快速路正是连接城市东西向的核心一“横”。
2018年,市城建发展集团作为建设管理方,承担了钱塘快速路(同协路-月雅路)段高架的建设。越是重要的工程越离不开每一个环节的从严要求,自项目开建以来,市城建发展集团所属艮山指挥部始终牢记打造“精品工程、民生工程、廉洁工程”的使命,建设者们攻坚克难,先后完成了征地拆迁难、管线迁改繁、交通改造多,以及高压线下架设预制小箱梁、钢箱梁大构件运输吊装等一系列重难点问题,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为确保沿线景观效果及环保要求,集团建设团队对方案进行反复推敲论证,最终形成花箱、声屏障一体式方案,在满足降噪环保要求的基础上,加强高架桥景观效果,打造了一道独特的高架行车“风景线”。
“承建钱塘快速路项目是我们的荣幸,也是我们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杭州亚运会前,钱塘快速路全线将全面建成,到时,从城西至钱塘新区江东片区行车时间缩短至40分钟。德胜快速路沪杭甬高速相交处、艮山东路彭埠立交处的拥堵也将得到极大缓解。”集团所属艮山指挥部的林工这样介绍。经过努力,2020年6月14日,钱塘快速路(同协路-东湖路段)正式开通试运行,同年10月16日,钱塘快速路与东湖高架路互通立交北向西、西向北2条匝道正式开通,城东地区车辆可以快捷从该立交向北前往临平方向。
一张集成大网 构建老旧小区智慧生活
随着城市品质的不断提升,杭城老旧小区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不少社区旧貌换新颜。最直观的就是改造后的小区空中、居民楼外墙,电力、通信、有线电视、网线等纵横交错的线缆都不见了,这得益于市区两级“旧改办”的政策指导和街道的大力支持及紧密配合,也是市城建发展集团所属市地下管道开发有限公司为老旧小区量身定制的多网合一模式和通信改造工程的实践检验。
拱墅区小河街道广兴新村是1998年左右建成的老小区。说起小区的老管线问题,居民们深有感触,通信线缆如同蜘蛛网一般布满楼道墙壁。有的住户家需要宽带升级,安装师傅上门后,用了3个多小时才摸清线路走向。
通过通信改造工程,“蜘蛛网”一样的管线全部住进“集体宿舍”,凡是电信、联通、移动、华数等通信运营商,只需到小区中心机房操作,就能立即完成安装。
“以后如果住户要安装宽带或者更换宽带,安装师傅不用再上门花时间去找线了,直接到机房,插拔端口就能轻松搞定。而且这个设备是一种无源光纤网络,整个过程没有电源控制,没有辐射,绿色环保。”
随着时代的智能化发展、5G应用的普及及人们对美好生活期待的不断提高,多网合一驻地网模式也有了“升级版”。它不仅可满足小区住户最基础的光宽带等通信业务,还充分考虑未来小区信息化、智慧化应用的需求与预留,一次建设,长久服务。
上城区闸弄口街道的红梅社区就是第一个采用升级版多网合一驻地网模式的老小区,市城建发展集团根据红梅社区的住户情况和小区居民需求,从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社区运营三个方面切入,将未来智慧社区的建设需求一并纳入考虑,同步接入门岗、门禁、路灯、监控等信息化需求点位,预留管孔、光纤资源。
目前,集团所属地下管道公司还协同水务、燃气公司,在升级版多网合一驻地网模式的支撑下,以红梅社区为试点,搭建“孤寡老人关怀预警模型”,24小时监测独居老人用水、用气的数据,在闸弄口街道平台和社区驾驶舱上实现数据共享,并对收集数据的合理性进行自动分析,一旦出现异常,将在第一时间通知社工电话询问或上门查看。闸弄口社区的孙书记表示:“我是见证着我们街道社区改变的。之前,社区的飞线一直是老大难问题,有了你们的帮助和各个运营商沟通对接,牵头负责实施了这个驻地网改造,最直观的就是我们社区楼道管线的布局更加美观、科学、安全,让我们社区居民住得更加舒心。”
截至目前,集团共完成了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等老旧小区通信改造工程共计149个,惠及16个街道1611幢楼房约10万户居民。
一次管线迁改 开启老百姓便捷出行
市民的出行,从家门口的电梯,到大街小巷、地铁高架,无论新建还是改造,都需要管线先行,城发集团充分发挥弱电通信管线迁改总协调的牵头作用,强力破解管线迁移难题。
为尽可能地缩短各类市政或民生项目的工期、提高质量,每个项目实施前,项目工作人员都会多次踏勘现场,了解迁改点位情况,精准绘制设计图纸,精心组织施工力量,配合同时进行的道路、水、气改造等工程,减少路面开挖次数,调整施工时间,避免造成扰民。截至2021年6月底,其所属市地下管道公司累计铺设管线3357沟公里,折合22120孔公里,这些通信管线铺设在加装电梯、地铁、大街小巷的下面,保证了地面道路的出行通畅,城市也变得更清爽整洁。
就拿加装电梯说吧,这是老百姓关注的老旧小区改造焦点,老旧小区内部道路狭窄、地下空间资源紧张、多种管线交叉布置,在这种环境下,完成通信弱电管道的迁改难度非常之大。为此,城发集团遵循“能快则快、全力以赴”的方针,紧密配合各区主体单位,让杭城老旧小区居民的“电梯梦”尽早实现。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一项民生工程,我们不仅要全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在施工过程中也要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考虑,尽量不干扰他们的正常生活。”地下管道公司加装电梯通信管线迁改项目负责人表示。
为确保居民的安全,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当日开挖、当日回填”原则,在现场放置安全施工围护标牌,杜绝施工工作面敞开过夜。
今年,集团计划助推完成48个老旧小区的64台加梯任务,历年累计完成510台加装电梯的通信管线迁改。
一道地下管廊 提升城市颜值
回想五年前,德胜路南侧、艮山路沿线还能看到许多高压架空线。随着德胜、艮山等地下综合管廊的建成,这些高压线都实现了“上改下”入廊入地,城市空间更加广阔,路面土地得到开发,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如何让杆线“蜘蛛网”现象得到改善,环境进一步美化,土地得到有效利用?2016年,杭州入选国家第二批管廊试点城市后,城东片区随着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开启了蜕变之路。
为科学、集约、高效建设管廊,市政府要求综合地下管廊与各大项目一并建设,德胜、备塘、艮山地下综合管廊就是结合城东电力“上改下”工程同步建设的。
从2016年到2019年,三年时间,三条管廊相继建成投用。德胜地下综合管廊于2019年10月顺利投用,这也是省内首条投入运行的综合管廊。随即,电力高压电缆也在第一时间“入廊入地”,曾经“蜘蛛网”密布的天空被一览无余的蔚蓝取而代之。在拉升城市“颜值”的同时,管廊工程“民生福祉”的使用价值也充分体现。
管廊建成后,电力、弱电、自来水、燃气管线同步入廊。
城东电力高压电缆的输送供应直接关系到城东片区老百姓的用电保障,煤气管道迁移也事关民生大事,这些管道迁移对施工技术要求高,安全风险和协调难度大。要把各类管线同时搬迁到综合管廊这个“大别墅”里定居,如何保障输送更安全、更顺畅?如何提升居住品质?成为管廊运维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其实,管廊运维工作都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2019年杭州市政府发布《杭州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管线单位、管廊运营单位的维护分工及职责。电力公司负责电力管线及自用设施的运行养护,管廊运营单位负责管廊本体及附属设施的养护维修,大家各司其职,联动配合,以确保管廊安全运维。”地下管道公司的朱祖港介绍。
据了解,德胜、备塘、艮山管廊加起来总长度有15.6公里,由集团所属地下管道公司负责运营和维护。如此长的管廊单靠人工巡查显得效率低下,公司率先采用“智能+人工”和“监控中心+巡检队伍”结合的模式开展管廊维护,按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维维护及安全技术标准》,实行24小时维护管理,实现廊内视频巡检每2小时一次,廊内人工巡检一周一个轮回,廊外巡检每天一次。
管廊的日常运维管理工作,容不得一丝马虎。公司将管廊内部以200米为单位进行分区,分区内设置多处监控摄像头,信号可直接传输至监控中心,廊内情况在监控中心大屏上一览无余。同时,各分区分布着温湿度、氧气、硫化氢、甲烷探测器,实时监测廊内环境,如有超标情况发生,会立即在监控平台上报警。此外,公司还与各管线单位不定期开展联合巡检及应急演练,确保管线运行期间无任何安全事故发生。
一颗“智慧水脑” 实现“水岸同治”
当前,随着杭州“美丽河湖”建设、“五水共治”的不断深化,精准治污、科学治水已成为当务之急。
针对目前河湖管理存在的短板和盲区,集团积极响应杭州城市大脑建设,结合自身业务特色,自主开发“智慧水环境大脑系统”,基于智能传感、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河道重要断面及排口水质、水位、现场监控视频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上传和可视化展示,打造“一张图”(河长信息、河湖档案、堤闸工情、美丽河湖宣传展示等)和“一平台”(视频监控、卫星定位、水质监测、河长巡查、社会反馈),为“美丽杭州”和“数智杭州”建设贡献力量。
“这套智慧河湖综合管理系统相当于拥有一颗“智慧水脑”的24小时高效监测的‘侦察兵’。常规的人工取样、检测至少需耗时1天,装了这套监测设备后,能实现24小时每隔4小时检测一次并及时传送数据结果。” 建德市作为首个试点城市,利用这套系统后,在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大大提升了河道管理效率,监管的河流流域(胥溪、大洲溪)环境越变越好,先后获得浙江省级“美丽河湖”,当地老百姓生活幸福指数日渐提升,同时也为当地带来美丽“乡村游”的旅游经济,促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得以实践。
“我们的系统将借助集展示、宣传、交互为一体的智慧‘河长牌’,通过加强居民群众与管理机构的互动,提升公众参与度和监督力,实现全民治水。”被评为“治水匠人”的宋欢乐是城发集团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他对这个系统的优势了然于胸,“随着城市截污纳管、‘零直排’工作的深入推进,我们成功研发了智慧管网系统平台,通过该平台可在实现整个小区‘雨水平衡’的基础上,达到‘污水平衡’‘油水平衡’,既提升了小区的整体环境,又有效解决了各地管理部门在治理成果体现、检修维护、考核管理和管网严重损坏而造成路面塌陷无法预警方面的难题。”
未来,“智慧水环境治理系统”还将在河道防洪、调配水、应急安全管理、水环境修复等方面进行功能扩展,并与市政智慧管网、智慧河湖等系统相辅相成,形成解决城市内涝、管网堵塞、雨污合流、河道水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的智能化方案,为共建生态、智能、美好城市提供数据支撑。
展望未来,市城建发展集团将不忘初心、自信坚定、实干争先,充分发挥民生保障作用,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以“中国美好城市服务商”为愿景,为城市的建设、城市的发展、城市的美好生活,高水平打造数智杭州,不遗余力地贡献智慧和力量。(本站编辑 祝婷兰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