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应用让预报更精准 AI+人脑让调度更科学
本报讯(记者李书畅见习记者蒋祎宁)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于昨日9时50分在嘉兴平湖一带沿海再次登陆。此次抗击台风中,我区大力采取数字应用,实现“预报精准、合理调度、反馈及时”,为科学调度、精准施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智支撑”。
昨日一早,记者来到区林业水利局防汛防台指挥中心,了解相关数字应用场景在防台防汛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台风即将二次登陆,苕溪水位持续上涨,各单位要注意了……”早上7时,室外风雨交加,东苕溪防汛防台指挥中心里坐得满满当当,一派忙碌而有序的景象。经过几个不眠夜,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疲惫,眼睛却依旧紧盯着视频大屏,没有丝毫松懈。
这个大屏正是水雨情分析管理平台,工作人员想要的答案都在上面,四岭水库、瓶窑站、南北湖水位、流量等汛情数据一目了然,以“绿、橙、红”三色实行分色预警、实时更新。
根据数据研判,工作人员立即了解到:26日11时,雨下得最大的是鸬鸟镇仙佰坑村,面雨量194.4毫米;风吹得最凶的是径山镇四岭村,达25.7米/秒;最大流量出现在东苕溪瓶窑段,达387立方米/秒……“加强预警防范,防树木刮倒伤人,时刻关注水位上涨”等一系列指挥调度精准发送到防汛防台一线。
“一般来说,夜里的雨是最大的,受上半夜降雨影响,全区26座中小型水库中,有17座超汛限,发生自然溢流。系统自动发送预警信息至相关镇街、部门,各单位立即组织力量加大泄防洪能力,再次检查水库的运行状况,并连夜驻库值守,区林水局派出工作组直奔现场进行抽查。”区林水局防灾和运行管理中心主任江爱秋对记者说。
自去年以来,我区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监测体系,建立余杭水利工程监测感知平台,将河道、水库、山塘、小型泵闸站“一网打尽”,安全监测分析、预警、水雨情分析、基础管理“应用尽用”。台风期间,我区在天气预报、隐患排查、实时监测、精准转移等方面,积极探索“数智防汛”新路子,打造“汛前监测研判、汛中预报预警、汛后复检反馈”数字应用场景,提高应急响应效率,打造具有余杭特色的防汛防台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