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了村民 美了环境 富了村庄
早上6点多,瑶琳镇大山村村民程小荃便穿着靴子、提着桶,与几位村民一起下荷塘。“这种孔洞与莲子分离的,说明它老了,能吃,但口感不如连着的好。”程小荃边采边分享着经验。到了9点,他已经采了满满6桶,一桶大概10多斤。
2019年,大山村在杭州市农科院的帮助下,从种水稻、油菜改种水果莲蓬。这批水果莲蓬是金华农科院选育出来的,花高莲子大,兼顾观赏和食用。大山村小气候,又毗邻景点,种植水果莲蓬最为适合,每年7月初到10月是集中采摘期。
村干部、妇女志愿者、普通村民都来帮忙了,跟着市农科院教授的方法种植,第一年的亩产就达到了4000多个莲蓬。村里把这些莲蓬拿到瑶琳仙境、垂云通天河等景点去卖,趁着几波周末与假期,第一年就卖了10多万元。
小小莲子,成了大山村致富的产业,还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我在这里干了3年,收入挺不错的。”74岁的程小荃边说边推着一车的莲蓬前往加工点。
由于技术不纯熟、经验缺乏,加之疫情影响,2020年水果莲蓬的销量与收入大打折扣。“我们卖的都是新鲜莲子,所以保质期不长,摘下来几天没卖掉就不能卖了,因此浪费很多。”大山村村委会副主任方蓉告诉记者。
看到了问题所在,大山村就开始对症下药:提高保质期,增加附加值,做品牌、扩渠道。去年底,村里引入一整套莲子分拣、剥壳、取芯、烘干设备,实现采摘、加工一条龙。这样一来,莲子保质期长了,浪费少了,价值也高了;客户可以选择新鲜莲子,也可以买烘干后的真空包装。
这套加工设备位于大山村文化礼堂一楼,就在荷塘边上。程小荃推着一车莲蓬就运往这里直接加工。工人们先将莲子剥离,按照老嫩程度分拣,接着再放入机器剥壳、取芯、烘干。
方蓉说,有了前两年的经验,今年施肥频次与施肥量都把控得比较精准,加之前段时间阳光充足,所以目前的产量还算可观,一亩地能产近5000个莲蓬,各个孔洞的莲子都比较饱满;有了设备进行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也会越来越高。村里还在筹备外包装与品牌打造,提升莲子知名度。
从村头延绵至村尾的50多亩荷塘里,绿荷衬托着莲花,莲蓬高高挺立,一片荷塘绝美风景。一入夜,所谓的荷塘月色,大概说的就是这片美景了吧。“种了水果莲蓬以后,村里环境大变样了,我们吃好晚饭,就去荷塘边走一走,很舒服。”村民毛叶芝说。
正值采摘季,同样忙碌的还有大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洪正明。他不仅要忙眼下,还要忙长远。“我们的莲子实现了深加工,明年希望从‘卖产品’到‘卖产业’,提升莲产业的附加值。”洪正明说。
让村庄与村民一起富起来。大山村除了50多亩的荷塘,还种植了80亩的油山茶与25亩的杭白芍。去年,村经营性收入达到22万元。在美丽乡村3.0的道路上,大山村正用“五大乡村”的理念勾勒出一幅“绿富美”新农村发展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