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凡:竹是我能带走的精神家园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便钟爱竹,爱在笔墨纸砚中描绘竹的君子气节。1984年的夏天,一名少年背上行囊,从安吉出发前往德国汉堡国立美术学院自由艺术系求学。从寂寂无名到成为当代有名的艺术家,他说是竹赋予了他最初的创作灵性。
“我出生三天,就被家人从杭州带来安吉,此后一直到我出国前的24年都是在安吉度过的。所以安吉是我的故乡,安吉的竹子也是我能带走的精神家园。”初次见面,单凡如是介绍自己与安吉的关系。虽已年过六旬,但用时下的网络用语来说,单凡依然“少年感”十足,穿梭于山涧竹海。
单凡身上的标签有很多:当代艺术家、德国自由艺术院(驻汉堡)院士、德国政府“艺术与学术”勋章获得者……单看这些,似乎并不能让人一下子记住这位画家的独特之处,但若翻阅过他的作品,便很容易被他的创意所吸引。
“我的作品分两个体系,我称之为瞬间之作和缓慢之作。前者保留了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用宣纸、毛笔、水墨作画,创作的方法依然是胸有成竹、一气呵成,但在构图方面已经非常现代化。后者则是用油画笔代替毛笔,用油画布代替宣纸,用油画颜料代替水墨进行创作。同样一幅在瞬间之作中用两三分钟就能完成的墨竹,转化成油画作品后则需要两个礼拜,甚至更长时间。在此之前,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传统的墨竹,没有画家做过这样的尝试。”单凡不无得意地一边翻着自己最近的画册,一边向记者介绍。这本名为《格物致知——单凡·归来》的画册,容纳了单凡从2006年到2021年的部分作品。
成为画家,是单凡从小的梦想。13岁时,他便跟随郑德涵先生学习金石和书法,继而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在此基础上,单凡又拜浙江美术学院教授潘韵和丁正献为师,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及素描。出国前,单凡是安吉印刷厂的一名设计师。因为写生时与一位外国商人结缘,他的人生轨迹由此改变。
“他是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国文学非常有热情、有激情的年轻人。当时他中文已经讲得非常不错,我和他交谈了两三个小时,之后保持着长期的友谊。他到中国来,我就陪他游历大好河山。有一天,他问我,是否愿意去德国留学。”单凡回忆。
初到德国,物质生活很富足,但单凡的精神世界是孤独的。“当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文化身份的消失。因为我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但是一下飞机以后,我面临的是语言障碍,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单凡告诉记者,因为他们这代人曾吃过很多苦,所以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能像一棵柳树一样坚强地生存下去。
单凡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德语的学习,然后又花了五六年时间完成文化身份的转变。相较之前的作品,他更倾向于用简约的表现形式,将世界简化为线与面的质朴对话。
“1990年左右我成功了,画卖得很好、很贵,也积累了一部分资金。到了1998年的时候,我就有了条件在德国兴办创意方面的高等教育。后来我又回到国内,和清华大学合作培养了中国第一代广告公司的艺术总监。他们都毕业于美术学院,画画很有创意,但是缺乏统一的标准。当时我和清华大学都认为,非常有必要将欧洲美术指导的4A标准引进来。”单凡告诉记者,兴办教育是他成为画家后的另一个梦想。为此,他频频与国内多所高校合作,推动东西方艺术文化交流。
2006年,在融合包豪斯对称学构图与中国传统绘画非对称学构图的基础上,单凡创作了284幅竹子作品,他称之为单氏芥子园画谱。
“从小在竹林里玩耍、成长,竹子是我孩提时代的一种身份象征。竹子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图腾,所以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我以竹子为母题创作了很多艺术品,足以堆满一个大的美术馆。”单凡介绍。
近几年,单凡尝试在作品中融入声音的概念,也尝试赋予竹子以彩色的形象。此次回安吉,单凡带着新的创意归来,他希望与竹碰撞出更多火花。
“以前我住在递铺,现在我回递铺,发现已经没有一个地方我还认得出来,变化非常大。但是变化最大的还是生态环境,现在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模样。这次回安吉,我还邀请了专业的收音师跟我一起玩转竹林。我想通过一些影片,来展示我与安吉深厚的情感关系。”在单凡看来,科学是在设问中探寻答案,而艺术则是把答案转换成谜语,给观众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