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文化自信 深化文旅融合 秀洲区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初见成效

昨天,记者从秀洲区文旅局获悉,自去年9月启动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以来,秀洲区着眼于转化利用本地文化基因,精心提炼并重点解码了15个文化元素,重点转化利用项目初见成效。

据了解,文化基因解码工程是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的重点工作,旨在通过全面挖掘文化内涵,调查并梳理本地文化元素,解码每一种文化形态,在将文化元素提取好、传承好的过程中,找到文化的内在基因,拓展丰富各文化元素的利用领域,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文化基因解码,是促进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前提性工作。为精准定位“解什么”的工作目标,秀洲区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并组织文化名家、本土专家,以转化利用为导向,开展全面调查和重点解码。

经过初步搜集整理,秀洲区共摸排文化基因解码初级资料460余条,遴选入库文化元素308个。在对本地特色文化深入调研和研讨的基础上,工作专班提炼了浙西词派、《食宪鸿秘》、秀洲农民画、江南网船会、朱彝尊棹歌、洪典水乡婚俗、鳌山灯会、洪合刺绣、吴润昭私院(嘉兴地方党史陈列馆)、苏嘉铁路遗址、长虹桥、五芳斋粽子、新塍古镇、灶头画、沙家浜嘉兴县委旧址等15个文化元素作为重点解码对象。

文化基因解码的核心要素是“怎么解”。“我们充分运用本土文化专家、文化策划师等力量,建立本土专家解码团队,根据不同文化类型特点,采用文字、音视频、图片等多种手段综合体现文化基因。”秀洲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道。同时,秀洲区文旅局还建立覆盖全流程的解码工作台账,实现解码工作全程可追溯。

根据本地文旅产业发展需求,秀洲区结合文旅“十四五”规划发展方向,遴选可转化的重点元素,对能彰显秀洲文化标识以及具有市场转化运用前景的元素,集中力量先行解码。

例如,在《食宪鸿秘》转化利用过程中,秀洲区围绕“百县千碗”文旅IP,邀请专家深挖地方文化内涵,调整宴席菜品配比,调整烹饪手法,遴选书中记录传承的佳肴,最终配制出“竹垞一席宴”,使其成为传递中华养生文化、朱彝尊名人效应的重要载体。在“秀洲农民画”转化利用过程中,秀洲区建立农民画“版权交易、创意设计、项目孵化、品牌运营”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创平台,打造出“农民画+”文创产业链,研发出近百种衍生产品。

在做好单一核心文化基因转化利用的同时,秀洲区还全面推进多个核心文化基因的组合式利用。针对农民画元素,秀洲区打造农民画主题镇、农民画景区村,推出以长虹桥为核心的运河主题、以朱彝尊文化为核心的研学主题等多条研学线路。依托《食宪鸿秘》创作的“竹垞养生宴”,是以“养生意愿+食养规范+名人效应+名人语录+浙西词派气韵”组合式开发利用。目前,秀洲区文旅局已授权全区景区村庄内的9家农家乐对其进行开发经营,带动旅游业发展。

接下来,秀洲区将全面推进核心文化基因转化利用策划工作。“在年底前,我们将完成编制核心文化基因的转化利用成果方案,为秀洲文化基因解码工作成果未来5年的产业化发展开好篇、谋好局。”该负责人说。明年,秀洲区还计划培育建设一批基因转化利用示范项目,并结合基因解码转化利用工作建设浙江文化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