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调研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昨天下午,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水良,副主任柯卫明、金玉珍、刘皆安、富国权参加调研,副市长沈志凤陪同。

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林埭镇徐家埭村瀚庭家庭农场、节水灌溉试验站、广陈镇龙兴村叶家浜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情况。近年来,我市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绿色发展的有关部署,对照农业农村部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建设规划要求,因地制宜开展工作,农业面源污染呈逐年下降趋势,全市724条河流实现了普遍劣Ⅴ类水质到Ⅲ类水质为主的历史性转变,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从69.4%提高至92.9%。我市先后获评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省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首批)等,匠心独具开展的农牧渔“全产业”、防控治“全流程”、市镇村“全覆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三全”模式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入选全国五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典型案例之一。

胡水良充分肯定了我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并指出,要提高认识,做到思想到位、工作到位、行动到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是保障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要手段,也关系到全市人民的民生福祉,要高度重视并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要突出重点,推进科学治理、精准治理、有效治理。技术赋能,加强污染源头控制,夯实基础,支持防治设施建设,堵疏结合,关注废弃物循环利用。要健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协同合力、上下合力。建立常态化机制,明确任务目标、落实治理责任,强化部门合作,齐抓共管,形成部门合力,压实相关责任,确保高标准完成治理目标。要强化引领,增强环保意识、参与意识、自觉意识。通过警示教育,加强宣传,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责任意识,通过“善治积分”等方式,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要强化监管,加大巡查力度、执法力度、处罚力度。整合力量,推动行业执法与司法相衔接,加强污染风险防控工作,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精准化、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