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行试点走向先行示范:打开绿色发展生态惠民新局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

这重要嘱托,从2006年以来,始终引领着丽水绿色发展的奋进脚步。

实现生态与发展互促共进,让百姓坐拥青山、更得金山,转化“绿水青山”所蕴含的生态价值是关键。自2019年被确定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以来,丽水着力破解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现实问题,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和应用体系、行之有效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体系,不断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在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奋斗新征程中,拥有丰富生态产品的丽水是受益者。如今,以创建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区、中国碳中和先行区为目标,丽水正大力实施绿色发展生态惠民行动,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使广大群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供给改革:生态产品实现市场化交易

产品只有走向市场、实现交易,才能转化为价值。生态产品如何像普通商品一样,被摆进“超市”交易?这样的创新,在丽水成为现实。

近年来,在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的基础上,丽水积极推进基于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的生态产品采购、生态金融服务等各项工作,持续深化核算成果转化运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两山银行”。

实际上,“两山银行”是促成“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互转化的准公共服务平台,涵盖资源整合、价值评估、信息发布、交易撮合、信用服务等功能。

这一创新平台内植“GEP、GDP两个较快增长”的逻辑,一方面,将山、水、林、田、湖、 草以及农村宅基地、集体用地、农房等碎片化资源像银行存款一样分散式输入,经规模化收储、专业化整合后,最终以项目包的形式集中输出,完成市场供需对接,实现“绿水青山”端向“金山银山”端的转化,进而做大“金山银山”;另一方面,还得对生态环境修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加大投入和交易,从而实现“金山银山”端向“绿水青山”端的转化,进而做靓“绿水青山”。

量化的“绿水青山”可以实现市场交易,离不开另一重要平台—— “两山公司”。去年底,丽水所有乡镇都组建了“两山公司”,负责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自然资源管理与开发等,成为公共产品供给(交易)主体、生态资源运营主体与生态环境保护主体。

2019年,全国首家“两山银行”在云和县成立,分别向雾溪畲族乡、崇头镇“两山公司”支付首期生态产品购买资金58.45万元、208.46万元。同样在这一年,景宁大均乡“两山”发展有限公司获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专项资金188万元,成为全市首个以GEP核算增量为依据、实施政府支付购买的成功案例。

去年5月19日,国家电投集团投资的缙云县大平山光伏发电项目正式签约落地。投资方与大洋镇“两山公司”协商,签订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购买协议,分年度支付购买资金279.28万元,以支付“生态溢价”的方式回馈乡村。受益于这里优良的生态环境质量,光伏发电板电池寿命可延长近5年,发电效率更高,这样的买卖对双方来说都“划得来”,这也是丽水市首例基于GEP核算的市场化交易生态产品。

青田县首笔基于GEP核算的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在去年7月达成,杭州宏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两山银行”向小舟山乡“两山公司”支付300万元,购买项目所在区域生态产品。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今,“两山银行”“两山公司”等市场主体在促进“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高效转化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不仅破解了生态产品提供者、守护者、交易者的“主体缺失”问题,还让老百姓捧上了生态“金饭碗”。

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则是丽水利用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另一条创新之路。

去年12月18日,在遂昌县高坪乡举办的浙江省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碳中和启动仪式上,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以每吨100元的价格,向箍桶丘村购买了60.36吨碳汇(树木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能力),用以中和抵消此前一次培训会议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会议碳中和。

在绿水青山间,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还与遂昌县政府签订了2021年会议碳中和战略合作协议,这意味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2021年所有的会议,都将在遂昌县实现碳中和。

“十四五”期间,丽水还将积极推动全省非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建设、系统建设,争取依托华东林交所开展非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等活动,着力打造长三角地区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同时,研究制定碳汇生态产品交易制度,探索建立碳汇等生态产品与用能权、排污权、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的兑换机制。

产品溢价:生态产业在绿水青山中“掘金”

近年来,丽水开辟了多条可示范、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富民强市的“金山银山”。

2019年,《景宁县大均乡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报告》正式发布,至此,大均乡成为全国首个发布GEP核算报告的乡镇。一方山水“明码标价”让当地人重新认识了“绿水青山”。

大均乡域内水资源丰富、急流河道多,天然形成的水域救援训练场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消防部门的救援人员,仅1名学员每期训练就能带来6000元左右的直接经济效益,“培训经济”还兴起了当地民宿农家乐的生意,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水域救援培训产业为大均开辟了一条“先富路”,而通过带领村集体创办数字化精品研学产业,则为集体增收开源开辟了一条“共富路”。从GEP里找准方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两条路径,在大均实现了“两翼齐飞”。

今年6月,大均精准瞄向数字化精品研学产业项目的落地区域,发布了全国首个针对具体产业项目落地区域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报告,细化核算可供产业发展运用和综合保护开发的生态价值达4503.39万元。在这之后,大均以核算得到的生态价值,让村集体“入股”研学产业,为村集体经济增收。

“绿水青山”流金淌银的故事,在丽水还有很多。秀山丽水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如何让富集的水资源优势真正成为富民强市的“源头活水”?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及对水资源的科学整合,“盘活水资源,做大水产业”成为丽水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重点工作之一。

发展水经济,从开发具有丽水辨识度的高端水产品着手。去年11月,市属国企城投公司专门注册水业开发子公司,开发生产“丽水山泉”高端水产品。

在今年2月召开的市两会上,“丽水山泉”首次亮相,赢得了代表委员们的认可。这款矿泉水不仅是丽水卓越水质的代言,更是丽水发展水经济的缩影。

4月初,经过多地多点比选,百山祖国家公园北麓的龙泉市查田镇青坑底被确定为“丽水山泉”大规模量产水源地。当地取样水被送往国际权威检测机构瑞士SGS检测,认定水质优异,属稀有矿泉水。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锐曾带团队在丽水完成优质水资源课题调查,她眼中的“丽水山泉”偏硅酸高、钠含量低,“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一高一低’矿泉水”。

一瓶“丽水山泉”,打开了水资源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之路,也激起了水产业发展的千层浪。央企中交集团、中铁建集团派人数次前来考察,并已达成合作意向;上海城建实业集团主动提出,将“丽水山泉”作为“小微环球”平台唯一的线上销售水产品;返乡探亲的著名围棋运动员柯洁,欣然答应担任品牌代言人;与省机关事务局对接,“丽水山泉”拟作为省政务接待用水;“丽水山泉”全国首家品牌形象店——“丽水山泉”展示中心揭牌开业……

探索制定“高端水”标准,建设优质水经济产业园,发展高端水和酒类等特色涉水产业,开发高附加值涉水产品……在未来,持续培育壮大“丽水山泉”品牌、做深“水文章”,丽水大有可为。

益林富农:绿色金融让沉睡资产“活”起来

构筑丽水生态高地的山山水水,曾经是隔绝繁华的天然鸿沟,如今是增收致富的活化资产。

如何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丽水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建立“两山”融资服务体系,开展林权、农房、土地流转经营权、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水利工程产权等抵押贷款创新,实现农民基本产权全部可抵押,助推农民财产资本化,让沉睡农村的资产资源“活”起来。

八月的丽水骄阳似火,龙泉市住龙镇龙星村村民张高忠带领着几个工人,每天忙着在稻田边搭建苗木培育大棚。“这笔贷款来得非常及时!”张高忠开心地说,他以自家公益林抵押,不到2个小时就拿到了贷款。说着,张高忠拿出手机演示:打开“浙里办”APP,进入“益林富农”板块,点“我要贷款”,就能看到公益林面积和补偿金额,以及可贷款的最高数额。

记者了解到,为了持续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让山区县林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龙泉“益林富农”多跨场景应用应运而生。该项目推出落界确权、生态信用、绿色金融、流转交易、林区智治5大业务,在更严格保护生态的同时,有效破解林农持续增收渠道不多,林业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等问题,还入选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缩小收入差距典型案例”。

与此同时,丽水开创性建立“1+3”生态信用体系,即“一份清单”——生态信用行为正负面清单,“三个评价”——个人、企业、村级三主体信用评价管理。

作为推动生态惠民的重要保障,丽水生态信用体系让全民都能参与到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工作中来。2020年6月14日,丽水个人生态信用评价平台“绿谷分”正式上线,它由浙江省自然人公共信用积分和丽水市个人生态信用积分两者相加计算而成,运用大数据为全市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共243万人进行测算。

以公民保护生态环境行为立信,丽水在全国首创的这套生态信用体系,从生态保护、生态经营、绿色生活、生态文化、社会责任五个维度,对村社、企业、个人的生态行为进行动态量化评分,并推出了“信易行”“信易游”“信易购”等10大类、53项基于个人生态信用积分的激励应用场景。

同时,村社、企业、个人的生态信用,又为“两山贷”等生态金融产品的推出提供了数据支撑。云和县雾溪畲族乡雾溪村村民柳德兄,获得了首笔10万元“两山贷”生态信用贷款,就是完全凭借自己的生态信用获得的无抵押贷款。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均乡伏叶村村民张端水,通过生态信用“绿谷分”,从邮政银行获得5万元低息贷款,用于家庭农场经营。这样的生态信用贷款案例在丽水大地上比比皆是。

除了“两山贷”外,丽水还在不断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注入更多“金融”力量,“生态贷”金融创新主要集中在“三贷一卡”业务上:

基于GEP核算的生态贷,激活生态产品的金融属性,贷出绿色发展的底气;基于生态区块链的“茶商E贷”,在茶叶质量溯源平台嵌入贷款功能,实现政银企三赢;基于农业肥药管控的“绿色惠农卡”,为农民购买低毒农药和有机化肥打开方便之门。

乘着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东风,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促进绿色发展生态惠民,丽水蹄疾步稳,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