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长沙县:教学楼天台种水稻 体会粒粒皆辛苦
水稻种植过程中,曾担任袁隆平院士助手的彭玉林全程进行专业指导。近日,水稻迎来丰收,孩子们体验了劳作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
把书本知识搬到生活中
开辟屋顶农场种水稻
尽管学校已经放暑假,但每天来学校给水稻浇水、观察水稻长势成了长沙华夏实验学校1806班学生必做的“暑假作业”。“长沙这段时间酷暑难耐,得赶紧给我的宝贝水稻浇水,别渴着它们了。”近日,在彭玉林的带领下,1806班部分学生一走进学校,就迫不及待赶到天台,查看他们的劳动成果。
彭玉林指导学生观察水稻长势。盛磊 摄
彭玉林告诉记者,这片水稻基地面积仅有12平方米,由6个用编织布、木棍和铁丝围成的大框组成,框里盛满土,水稻的种子是他从工作的基地带来的,一边种的是杂交水稻,另一边种的是普通水稻。
彭玉林是湖南省农科院的一名杂交水稻科研人员,2003年,他在袁隆平院士身边担任助手,主要从事杂交水稻的超高产攻关。彭玉林通过在长沙华夏实验学校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得知,很多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杂交水稻,他就想把书本上的知识搬到生活中,让孩子们知道香喷喷的米饭是怎么来的。
学生们看到水稻丰收,十分喜悦。盛磊 摄
本学期开学初,彭玉林的想法得到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大力支持。班主任黄滔向学校申请在教学楼天台开辟一处小型农场,作为水稻种植“乐学”基地,同班学生家长主动帮忙挑土、砌围栏,孩子们则在彭玉林的指导下学习插秧。
小禾苗插进泥土后,孩子们有空就会上楼看看,周末、节假日也不例外。定期观察、施肥、打药、防鸟……在彭玉林的专业指导和孩子们的精心呵护下,禾苗茁壮成长。
通过劳动实践
体会“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水稻每天都在飞速长高,需要喝大量的水,抢着给水稻浇水,成为班级的一件大事。
彭玉林的女儿彭璟雯最喜欢和水稻比身高,每天都会用手指测量。三个月生长期很快过去,小禾苗从几厘米长高到1米多,已和孩子们的身高差不多。
长沙华夏实验学校在教学楼天台开辟农场供学生开展水稻种植劳动实践。盛磊 摄
“爸爸常说袁爷爷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世界梦,我希望水稻长得比我高,夏天到了就可以在禾下乘凉。”彭璟雯笑称。
孩子们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农业知识,也遇到了不少困惑。该班学生唐雨昕不知道怎么区分杂交水稻和普通水稻,在彭玉林的讲解下,她学会通过观察水稻的株形态来分辨。“叶宽、穗大的就是杂交稻。”面对记者的询问,唐雨昕自信回答道。
长沙华夏实验学校在教学楼天台开辟农场供学生开展水稻种植劳动实践。盛磊 摄
为了让孩子们更全面了解杂交水稻的重要意义和科学原理,彭玉林带领部分学生参观了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杂交水稻展览馆等地,并亲自担任讲解员。
7月中下旬,水稻将迎来丰收,彭玉林打算指导孩子们参与晒谷、打米,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许多学生家长也向黄老师反映,自从参与种植水稻后,孩子们吃饭时不再淘气,且主动践行“光盘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