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报告:今年房地产市场销售或将先抑后稳,建议各地“因城施策”
4月13日上午,植信投资研究院召开线上发布会,对外发布《冬天已去,春天来了吗?——2021年房地产市场回顾与2022年展望》研究报告。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教授及房地产研究团队就报告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报告指出,2021年,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而言是困难的一年,全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创多年新低。展望2022年,预计房地产市场可能呈现先抑后稳的态势,房地产投资增速可能先走负后转正,波动中小幅下降。
连平表示,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建议维稳政策可依照“改善购房者预期—>释放合理购房需求—>增加房企金融支持—>增加土地有效供给”的方向和路径,精准施策;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基础上,突出“因城施策”。
“2022年房地产市场能否实现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关键,是房企流动性风险和债务违约风险能否有效缓释。”连平说。
连平表示,针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与风险,提出四大类、共十五条建议。
首先是,切实因城施策,改善住房需求。连平建议,提供稳定的信贷支持,增加公积金贷款额度,满足首次购房家庭贷款需求;加大供给侧结构支持力度,下调库存压力较大的部分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最低首付比例;对一线和重点二线城市违规购房行为保持高压监管政策;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金融支持;摆正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金融政策应对房企进行公允评估。
同时,创造宽松的金融环境,缓释房企现金流和债务压力,稳妥化解债务风险。连平建议,商业银行应加快按揭贷、开发贷审批和发放速度,以满足房企合理资金需求;开发贷实施定向宽松调整,稳妥有序增加并购贷款;严禁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随意停贷、抽贷;对资质优良的房企增加直接金融支持;放松预售资金监管标准;加大房地产建设“后半段”的金融支持力度。
再者,盘活土地市场,放松土拍规则,增加土地供给。连平建议,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推动存量商业用地转住宅用地;各城市酌情对现行土拍规则中较为严苛的条款做出适当调整,降低参拍门槛;将土地限价的侧重点向“招拍挂”价格管理倾斜。
此外,综合考量和积极构建房地产市场风险监测体系。连平建议,建立因地制宜、动态调整的房地产金融风险监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