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绿“建”城市 营造宜居新场景

近年来,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致力于将绿色宜居的内涵注入对城市发展的不懈追求,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建设充满创新活力的绿色之城。

破茧:建筑节能奠定城市绿色建设基石

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上海市,人均居住面积不足7平方米,十年后,人均居住面积提升至11.8平方米。居住面积的问题解决之后,人们对住房的关注点开始逐步转向舒适性的改善。当时,由于上海市夏季最高用电负荷逐年增长约10%,全面部署建筑节能工作、切实解决用电短缺问题已迫在眉睫。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经过实践,2010年《上海市建筑节能条例》正式颁布,标志着上海市的建筑节能工作进入了法治轨道。上海市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建筑节能标准,并大力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建和既有建筑同步发力,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升。截至今年11月,上海市节能建筑面积累计达7.3亿平方米。

据了解,上海市是国内最早建设城市级建筑能耗监测平台的省市之一。2012年7月,上海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一期项目建成,以高标准通过验收。随着二期建设的推进,能耗监测平台已发展成为由1个市级平台、17个区级分平台和1个市级机关分平台构成,超过2100栋建筑、1亿平方米建筑面积接入的“神经网络”,为政府在节能领域的管理、分析、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2020年和2022年,能耗监测平台还对上海市建筑用能进行了环比和同比分析,客观反映了各行业的复工复产情况。能耗监测平台的建成是上海市迈向精细化节能管理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蝶变:绿色建筑推动建筑领域全产业能级提升

世纪之交,上海市把握住了绿色建筑这一重大契机,勇立潮头,以先行先试的创新精神和敢为人先的魄力勇气,建成了全国第一座绿色建筑示范楼,掀开了国内绿色建筑新时代的新篇章。上海中心大厦和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等绿色地标纷纷建成,成为了上海市的绿色“名片”。

此后,上海市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绿色建筑推进之路。2014年,上海市发布《绿色建筑三年行动计划》,成为全国第一个在各类民用建筑中全面实施绿色建筑要求的城市;2016年,上海市明确全面实施装配式建筑,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产业的能级提升。随着2021年《上海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发布,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也进入了长效法治的新时期。目前,上海市已将绿色建筑发展要求纳入建设管理流程,形成全过程闭环管理。截至今年11月,上海市绿色建筑总面积达到3.2亿平方米。

进入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对绿色建筑的规模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了进一步突出建筑、交通、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等方面的集约发展优势,绿色生态城区的概念应运而生。上海市建立了以规划为先导、过程管控为抓手的全过程绿色生态城区推进模式。截至今年11月,全市已成功创建21个绿色生态城区,总用地面积约58平方千米。

攻坚:建筑工业化助力城市建设转型发展

推广装配式建筑是实现建筑工业化、践行“两提两减”(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减少污染、减少人工)理念的关键途径,也为建筑业的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提供了重要路径。上海市是全国较早推进装配式建筑试点的城市之一,建成了国内第一个装配式住宅项目。

2016年被认为是上海市推广装配式建筑的重要节点,从这一年开始,全市符合条件的新建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同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上海市召开全国装配式建筑工作现场会,肯定了装配式建筑推进发展的“上海模式”。2017年,上海市入选“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19年,上海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装配式建筑实施范围和相关工作要求的通知》,明确提出“新建建筑单体预制率不低于40%或单体装配率不低于60%”的要求,这一指标体现了上海市装配式建筑的技术先进性。

以2021年为例,上海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达4859万平方米,占新开工建筑总面积比例达到93.1%,居全国首位。截至今年11月,历年累计的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总量已超过2亿平方米。在装配式建筑全面普及的背景之下,上海市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在数量和产能上都实现了倍增,这对建筑工业化产业链起到了极大的提振作用。

今年,《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明确提出要把碳达峰的战略导向和目标要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组织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在此基础上,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制并发布了《上海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细化部署城乡建设领域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

上海市将以“人民城市”理念为根本遵循,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领,全面启动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在新建建筑中推行能耗限额设计,着力推动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和零碳建筑发展;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十四五”节能改造面积较“十三五”翻番;推进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协同发展;加大建筑可再生能源推广力度,实现建筑从用能到产能的转变;聚焦五大新城等重点区域,加快绿色生态城区建设,为城市治理开出绿色“药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