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一家商品混凝土企业的“自救图存”之路
校企携手,让“精”专利变身“金”专利
一家民企的“回春术”
(相关资料图)
3月28日,渌口区青龙湾观澜美郡别墅区,工人正在给别墅的外墙喷“涂料”——一种叫做“水性零VOC仿石纳米饰面材料”。相比传统真石漆,这种材料更耐腐、耐晒,是该项技术首次应用于市场。
“这是我们的新产品,公司转型成不成功就看它了。”湖南银力混凝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力混凝土公司)董事长朱飞跃说。
在原材料价格飞涨、房地产增速放缓、产能严重过剩危机之下,这家株洲商品混凝土企业的“自救图存”之路,从一项专利转化开始。
我市最早混凝土企业
遇“生死危机”
危机,不只是银力混凝土公司一家企业的危机。
株洲的预拌混凝土行业发轫于2005年,经过近20年的发展,行业年产值超30亿元,有资质的企业24家。但随着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飞涨、房地产增速放缓,行业面临冲击。
2019年,高悬的环保利剑落在这一行业身上。
在当年“蓝天保卫战”95个重点减排项目中,混凝土搅拌生产企业整改加关停退出总计达到46家。包括湖南银力混凝土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不得不进行生产线改造和环保升级。
“环保生产线比原来的贵了1000万元以上。”朱飞跃为此押上了20年的全部身家,包括用来融资的房和车。
环保刀锋刚掠过,又被房地产行业的“靴子”砸中了。
“水泥行业面向的下游领域相对单一,尤其是房地产行业以及基建等领域的投资增速对水泥需求而言具有决定性作用。三年疫情,房地产行业整体景气度欠佳,让身为上游的水泥企业日子越发艰难。”朱飞跃坦言。
有数据显示,近两年来,株洲预拌混凝土市区市场需求量在300万立方米/年左右,但城区产能超过了2000万立方米。作为我市实力最雄厚的混凝土民企,银力混凝土公司的年销售额从3年前的上亿元,锐减至现在的不到一半。
“不论曾经多牛,时代抛弃你招呼都不打。”朱飞跃调侃,“再不转型,只能坐以待毙。”
校企携手
让“精”专利变“金”专利
停在原地,只能是苟延残喘;去其他赛道分一杯羹,隔行如隔山,风险太大……2022年是银力混凝土公司最痛苦的一年。虽然过程痛苦,但朱飞跃悟出了一个道理——无论去哪个赛道,要重获新生的根本还是在于创新。
2月27日,在湖南省专利转化对接大会上,银力混凝土公司与湖南大学“相亲”成功,后者以“一种金属冶炼废渣衍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专利作价入股银力混凝土公司,双方达成合作。
这是一项固废高值资源化与绿色应用技术,即以难以资源化利用的细尾砂、钢渣为料,利用技术,至少可产出两种产品。一种是高性能复合掺合料,用于混凝土、砂浆替代矿粉与降低水泥用量,综合成本降低。另一种是水性零VOC仿石纳米饰面材料,不仅可应用于建筑外墙,代替传统真石漆,而且比传统真石漆更耐光照、抗氧化、寿命长,还可应用于高速公路护栏等钢结构表面。
“这是双碳产品,性价比也更好,而且跟企业之前的客户市场关联度很高,还是在同一个产业链上,我们有基础也有优势。”朱飞跃很看好这一次的转型。
目前,这项技术已在长沙、株洲多个小区、高速路护栏应用。
“市场接不接受,就看今后这一年了。” 朱飞跃说,不管怎样,至少转机已经出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