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热点-张成伟:水泥行业智能制造全系统化任重道远 还需持续发展

一场智能化升级的大戏正在我国各行各业火热上演。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譬如,近年来,水泥行业通过智能化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寓“智”于“造”,不断推进智能化生产线、智能化车间、智能化工厂建设,推动企业技术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加速实现水泥“智造”。

水泥工业智能制造总体处于什么水平?水泥企业应该如何着手进行智能化升级?对此,中国水泥网特别采访了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成伟,听他讲述对水泥“智”造的理解和看法。

目前水泥企业的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在张成伟看来,作为传统制造业,水泥行业虽然经过最近十几年的高速发展,生产技术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但很多水泥企业没有经过信息化过程的洗礼,与汽车制造等行业的转型升级相比,基础还存在较大差距。

张成伟认为,智能制造依然处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在水泥行业还未有明确的最终形态。智能制造并不是单一的技术升级,而应是系统性的优化和转型,但近些年水泥企业的智能化主要偏向于生产技术方面的升级改造,对企业的管理机制、组织结构、人才体系的智能化融合应用重视程度不够。“这就导致了技术与组织和人才的失配,系统难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价值。”张成伟表示,良好的智能技术、良好的组织能力、优秀的人才体系是水泥工业智能制造发挥效应的关键,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对此,对于那些想要进行智能化改造的水泥企业,张成伟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一是要评估企业自身的组织能力(包括公司结构、流程、管理、制度等)、人才体系是否可以与相应的智能化技术匹配,进行良好的融合;

二是智能制造处于进行时,并非最终时,水泥企业选择的智能化技术、设备需拥有持续发展,不断迭代改进的能力,并非是“一次性产品”;

三是智能化是全系统性的,相关的智能技术、设备应该具备未来可以纳入全系统流程的功能,而不是独立自主无法融合的。

放眼水泥行业,张成伟表示,未来的水泥智能制造应是多工厂协同、多知识协同、多专业协同模式,从单元级、车间级、工厂级逐步发展到区域级、行业级的途径会是水泥企业智能制造的新思路、新方向。

水泥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还会面临什么挑战和机遇?水泥行业该如何应对滚滚而来的智能制造浪潮?在中国水泥网即将召开的第四届中国水泥智能化高峰论坛上,张成伟将带来精彩演讲,敬请关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