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账”“经济账”一起算!看这座长江上游城市如何“华丽蜕变”

沱江,长江的重要支流。流经四川省城镇最集中、人口最密集、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以全省3.5%的水资源承载了全省27%人口和33%的GDP。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不平衡,曾让沱江一度成为四川省污染最严重的河流。

德阳地处长江上游,是长江支流沱江的正源发源地,早期由于涉磷企业的无序发展,以及磷矿开采产生的工业废水,总磷污染一度成为长江上游石亭江流域(德阳段)的突出性污染问题。


(资料图)

近年来,德阳强化“上游意识”,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据2022年水质监测显示,德阳10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均达到100%,其中11个国考断面中有6个断面水质为Ⅱ类,5个断面水质为Ⅲ类;3个省考断面中有2个断面水质为Ⅱ类,1个断面水质为Ⅲ类。

矿区变景区 颜值变产值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位于德阳什邡市蓥华镇仁和村了解到,上世纪80年代初仁和村开始堆放磷石膏,现占地565亩、堆存量768万立方米(1152万吨)。由于多种原因,巨大存量的磷石膏堆场,时常发生渗漏、滑坡等情况,导致周边水质、土壤及石亭江总磷超标,影响了沱江下游水质。

德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邢凯告诉记者,为破解磷石膏综合治理难题,近年来,德阳以“三磷”(磷矿、涉磷企业、磷石膏)污染整治为突破口,全面停止43个探采矿权,坚持磷化工企业过程管控,限制涉磷企业新增产能。堆场的磷石膏除综合利用部分被运走外,剩下的全部加固封藏进行物理隔绝,并恢复堆放地的植被和土壤。

图为什邡市蓥华镇仁和村的穿心店磷石膏堆场已被植被覆盖。 记者 于江 摄

“我小时候就居住在磷石膏堆场,每天上学都从这个堆体经过,以前是臭气熏天,污水横流,大家都不愿意从这个地方经过。”德阳市什邡市蓥华镇仁和村支部书记方坡讲起儿时的场景颇有感触。他告诉记者,这些年通过对磷石膏的治理,困扰仁和村30多年的难题终于得到解决,现在老百姓茶余饭后,到这里玩摄影、放风筝、踢足球……已然成为了一个网红打卡地。

在2019年,仁和村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成立了以茶产业为主要经营范围的有限公司。茶园种植面积已达1300亩,整个采摘期的产量将达到1万斤。在方坡眼中,自己的家乡真正实现了“矿区变景区,颜值变产值”。

民房变民宿 运矿车变观光车

四月中旬,川渝大地持续升温,但地处高山峡谷,有着“童话小镇”之称的清平镇却甚是凉爽。游客白天乘坐观光小火车看花海紧簇、夜晚露营山谷看连片萤火虫……漫步在这片格调雅致的木屋群中,呈现出一幅富美乡村新画卷。

图为清平镇观光小火车。记者 于江 摄

清平镇地处德阳绵竹市的西北部山区,是沱江的源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么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在几年前却是处处尘土飞扬、烂泥满地。2017年,清平镇开始封停矿井进行生态修复,此时靠磷矿为生的清平人,面临着艰难的处境,生计向何处寻?

“以前丈夫一进矿山工作,一天都担惊受怕。”清平镇盐井村村民谢芬昌告诉记者,矿山关闭后,全家人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自主创业,发展特色民宿。自家开办的以矿工为主题的民宿,一到周末节假日可谓是门庭若市、一房难求。

从最早的3间客房变成了现在的8间,再看着自家“矿工主题民宿”里那些巨型十字镐、矿车、轨道等充满矿工元素的物件,加上每年十一二万元的收入,比原先也提高不少。如今的谢芬昌很是满足。

据清平镇镇长孟锐介绍,目前,该镇从事餐饮、住宿等产业人员达1000余人,兴办农家乐、民宿达200余家。2022年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高峰期日接待游客量达1万余人次,旅游收入达5000余万元。

废品变产品 磷石膏变石膏板

如何拔除磷石膏这个历史“顽疾”?如何算好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的“两本账”?德阳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兰勇表示,“实施‘以用定产’,是德阳磷石膏综合整治的关键。”2018年,德阳出台磷石膏“产消平衡”限产方案,开启了德阳磷石膏有效利用的探索之路。

记者在泰山石膏(四川)有限公司采访时发现,原来用于装修的石膏板也可以如此时尚和潮流。更难想象的是,这些精美的石膏板材,原料竟然是废渣。

该公司综合处处长丁洪贞介绍,泰山石膏(四川)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以磷石膏为主要原料,生产纸面石膏板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目前现有2条大型全自动纸面石膏板生产线及其配套产品生产线,纸面石膏板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可达9000平方米,每年可消化废渣石膏70万至80万吨,公司通过技术工艺,消化磷石膏可以解决化工企业的固废问题,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可以变废为宝。公司生产的纸面石膏板及其系列产品作为新型轻质建筑材料,主要用作隔墙、吊顶,在四川省及周边地区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

泰山石膏(四川)有限公司石膏板生产线。 记者 于江 摄

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德阳磷石膏综合利用企业达到29户,年消纳能力达到660万吨,2022年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110.04%,连续五年实现“产消平衡”。综合利用率居全国前列,成功入选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