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时讯:市场竞争加剧 容汇锂业持续盈利能力遭遇多重挑战

行业产能集中释放、产品价格大幅下滑、部分公司减少投资之际,江苏容汇通用锂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容汇锂业”)逆势而动,欲通过创业板IPO募资30.60亿元,大举扩张产能。6月8日,深交所将审议容汇锂业IPO申请。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受益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爆发式增长,上游锂盐产品量价齐升,相关企业大举扩张产能,且在今明两年内集中释放。今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行业产能过剩令业界担忧。分析人士指出,容汇锂业列举的10家主要竞争对手现有在建/拟建产能42.86万吨,合计产能97.09万吨(2022年末产能+现有在建/拟建产能),叠加产品价格下滑、下游需求偏弱以及自身原材料受到掣肘等因素,容汇锂业未来盈利能力或不容乐观。


【资料图】

产品价格大幅下滑 业绩波动加剧

容汇锂业主要从事深加工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氢氧化锂,是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钴酸锂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所需的材料,并最终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等锂离子电池产品。据招股书(上会稿)披露,报告期(指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下同)内,容汇锂业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06亿元、15.42亿元和59.10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38.82万元、36966.80万元和190493.88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较去年高峰时期已大幅下降。据亚洲金属网数据,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2023年1月1日的51.95万元/吨下降至5月12日的20.75万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从2023年1月1日的52.05万元/吨下降至5月12日的26.95万元/吨。

在此背景下,主营产品为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氢氧化锂的容汇锂业自然不能幸免。招股书显示,2023年1月至3月,公司营业收入14.2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02%;实现归母净利润3.9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3.9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3.9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4.16%。

针对产品价格波动与业绩稳定性问题,深交所在《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中要求容汇锂业,结合截至目前的主要产品市场最新价格情况、盈亏平衡点的产品价格情况等,进一步完善说明主要产品价格下滑对公司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容汇锂业表示,根据测算,当公司电池级碳酸锂、电池级氢氧化锂的销售价格分别40266.00元/吨(对应含税价45500.58元/吨)和42736.98元/吨(对应含税价48292.78元/吨)时,达到盈亏平衡点。容汇锂业认为,在目前的市场容量下,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氢氧化锂的市场价格下探到50000元/吨以下的可能性较低。

此外,容汇锂业指出,根据公司与澳大利亚Pilgangoora和巴西AMG签订的锂精矿采购协议,锂精矿的价格与主要产品的市场价格存在联动机制,电池级碳酸锂及电池级氢氧化锂的市场价格下降的情况下,锂精矿采购价格也将同步下降,从而降低主要产品价格波动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

行业划分难消监管疑虑 多次问询后回归“本色”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容汇锂业披露招股书(上会稿)中,已将公司行业分类从最初的“C3985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变更为“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资料显示,2016年5月20日,容汇锂业在新三板挂牌,公司行业分类为“C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020年12月,容汇锂业首次提交科创板IPO申报稿时将公司行业分类划分为节能环保领域中的“动力电池及相关服务”子领域,上交所对此进行了相关问询。容汇锂业随后将行业分类变更为新材料领域中的“先进石化化工新材料”子领域。2022年6月,容汇锂业向创业板发起冲刺时,容汇锂业行业分类划分为“C3985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深交所对此亦提出质疑,要求其对比同行公司说明划分依据及合理性。

容汇锂业解释称,同行业上市公司上市时间较早且涉及锂矿开采和金属锂冶炼,因此归类为“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近年来,随着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鼓励并支持锂电池材料的行业发展,2017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更新后添加了“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代码:C3985)的分类。公司收入中90%以上来自于锂电池行业,经南通市海门区发改委、南通市统计局确认,公司行业分类为“C3985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符合公司实际情况,分类准确。

但《经济参考报》调查发现,容汇锂业相关解释或过于牵强,并在3月30日刊发的《容汇锂业IPO:“行业分类”频被问询收购锂矿致巨额赔偿》报道中,对其提出质疑。

“容汇锂业或许也意识到强行将行业分类归于C3985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难以打消监管层疑虑,在后续更新的招股书中主动将行业分类再次归于‘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知名财税审专家、江苏四维咨询集团首席咨询师刘志耕表示。

刘志耕进一步指出,“招股书可以说是上市公司递给投资者的‘简历’,是投资者了解公司,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的基本依据。招股书的编制具有严肃性和准确性的要求,反复变更招股书中的行业分类很难不让人对其招股书的编制质量产生质疑。”

国内某大型险资资管公司的一位业务负责人此前告诉记者,行业分类事关IPO公司的上市板块定位,不同上市板块的估值不同,估值高的板块不仅能够使IPO公司获得较高溢价,保荐机构也能从中获得更多收益。

产能消化或存风险

招股书显示,容汇锂业本次募集资金拟投向年产6.8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研发中心建设工程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年产6.8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拟由容汇锂业全资子公司宜昌容汇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实施,分两期建设完成。

截至2022年末,容汇锂业电池级氢氧化锂产能为0.8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的产能为1.2万吨。公司年产6.8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已于2021年开工建设,一期3.4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将于2023年二季度开始生产。一期项目投产后,公司电池级氢氧化锂的产能规模将达到4.2万吨,总产能将达到5.4万吨,较2022年末提高170%。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放缓,业界担忧行业产能过剩。根据高工锂电数据,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PVDF等材料都将在今明两年达到过剩时间点,预计2023年有效产能利用率在50%-65%区间。业内人士表示,正极材料企业降低成本,以量换价逐渐成为趋势,目前正极材料企业纷纷向上下游拓展,而拥有上游资源、一体化产业布局的企业已经进入价格战,今年产业或将开始新一轮洗牌。

6月6日晚间,协鑫能科发布修订后的可转债发行草案,将拟募资金由45亿元调整为26.49亿元,调整后的方案删减了募投项目中的“年产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据了解,该募投项目已酝酿近一年时间,完成了各级批复,同时还敲定了上游供应商以保障锂精矿供应。

此外,下游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变化或也对锂盐企业产生不利影响。记者注意到,多家动力电池材料厂商纷纷布局新技术及新材料。容百科技表示,公司在固态电池材料方面掌握多项前沿技术,技术储备丰富,已成功导入卫蓝新能源等领先固态电池企业,并实现批量出货,商业化进度行业领先;长远锂科年报披露,公司钠电前驱体和正极材料均进入吨级中试阶段,关键指标同比具有优势;振华新材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指出,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开发及产业化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扩能项目(沙文二期扩能项目),将建设年产1.2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能和年产4000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能,目前部分投产,预计一季度全面投产。

不过,容汇锂业对产能消化及技术替代问题似乎不以为意。公司表示,目前,公司下游主要客户贝特瑞、当升科技、德方纳米、杉杉股份、容百科技等均在持续扩大产能,以匹配新能源产业和储能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随着公司产能的提升,公司能够进一步加强与其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为公司产能消化建立良好的基础。

容汇锂业坦言,虽然目前其他新兴电池如氢燃料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技术尚不成熟,距离商业化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如果未来以锂离子电池为主的技术路线发生变化,则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记者 张纹 上海报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