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降至2.6%
鉴于俄乌冲突持续和近几个月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变化,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6%,并建议采取行动保护全球经济。一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更优惠、更少条件的金融支持;二是重新讨论设立一个多边机制;三是更多地使用特别提款权来补充官方储备;四是各国央行之间采取更有效的临时互换安排。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以下简称“贸发会议”)3月24日发布最新评估报告《冲突时期的缩减》称,鉴于俄乌冲突持续和近几个月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变化,该机构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3.6%下调至2.6%。其中,俄罗斯经济今年预计将经历深度衰退,缩减7.3%;西欧部分地区以及中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增长预计也将大幅放缓,欧盟经济增长预期从3.3%下调至1.6%,中亚地区从3.1%下调至0.2%,南亚地区从5.7%下调至4.0%,东南亚地区从4.7%下调至3.4%,非洲地区从2.9%下调至1.8%。
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继一些发展中国家在2021年底因通胀压力而采取紧缩政策后,当前的俄乌冲突可能会使发达国家加强货币紧缩趋势,并可能在未来的预算中削减开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已经面临严重挑战,公共和私人部门债务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已经增加,而中等收入国家存在的企业高杠杆率和不断上升的家庭债务等问题将随着政策收紧而重新出现。贸发会议担心,全球需求减弱、国际层面的政策协调不足、疫情造成的债务水平上升,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将产生金融冲击波,把一些发展中国家推向债务违约、经济衰退和发展停滞的境地。
“俄乌冲突的经济影响将加剧目前的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削弱经济复苏力度。”贸发会议秘书长丽贝卡·格林斯潘表示,“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走出经济衰退后一直在努力获得经济增长动力,现在又面临俄乌冲突带来的不利影响。无论这是否会导致动荡,一种深刻的社会焦虑已经在蔓延了。”
资本市场不稳定性增加
俄乌冲突加大了能源和初级商品价格上升压力,使普通家庭预算捉襟见肘,增加了生产成本,而贸易中断和制裁措施可能会对长期投资产生“寒蝉效应”。报告说:“价格上涨的额外压力可能导致比预期更严重的增长放缓,因而有呼声要求发达经济体作出更多政策反应,包括在财政方面。”
食品和燃料价格飙升将对发展中国家最脆弱的群体产生直接影响,导致那些将收入的大部分用于食品的家庭出现饥饿和困难。但最终所有人都将感受到购买力和实际支出的损失。报告指出:“对许多严重依赖粮食和燃料进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危险更加深重,因为价格上涨威胁到生计,阻碍了投资,并可能引发贸易赤字扩大。”
越来越令人担忧的是俄乌冲突导致国际资本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全球资本流动和汇率的不稳定性增加、借贷成本上升,并伴随着严重的外债支付困难风险,这样的环境对那些最不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来说尤其严峻。
发达经济体的加息举措,加上全球金融市场的无序波动,可能对发展中国家产生复杂影响。由于投资者寻找避风港,商品、货币和债券市场的波动已经引发了资本外逃以及发展中国家金融负债的风险溢价上升。发展中国家的债券收益率自2021年9月以来一直在上升。普遍的债券收益率上升,是金融状况收紧的一个明显信号。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发展中国家债券的收益率平均增加了36个基点,严重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增幅更大。
报告指出,短期公共债务偿还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预计发展中国家在2022年需要3100亿美元来满足外部公共债务的偿付需求,相当于2020年底外部公共债务未偿存量的9.2%。由于巨大的滚转压力和巨大的偿债/出口比率,包括蒙古、斯里兰卡、埃及和安哥拉在内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似乎容易出现金融的突然停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为其中一些国家制定了长期方案。
发展中国家需要更多支持
贸发会议指出,尽管通货膨胀还没有导致持续的工资增长,工资—价格螺旋上升的威胁并未出现,但主要发达经济体正在采取收紧政策利率、结束中央银行的资产购买以及结束“强制带薪休假”计划、结束支付转移和对企业及家庭的支持等措施,逐步退出疫情期间采取的刺激政策。
从宽松向紧缩的政策转变将削弱全球需求并抑制经济增长,一些国家的投资已经停滞。如果利率上升过快,投资和增长还可能面临更大幅度的下降。贸发会议认为,发达经济体的政策是在推动经济减速,这是在错误的时间点出现的错误政策趋势。
报告特别提到,由于发达经济体最近的政策转向,为应对疫情已经付出较大代价的发展中国家正在面临外部需求和国际收支方面的额外限制。
贸发会议建议采取如下行动保护全球经济:一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更优惠、更少条件的金融支持,使他们能够抵御金融和经济冲击,增加投资以支持经济增长;二是重新讨论设立一个多边机制,以促进发展中国家在严重的金融压力下能够公平和有序地重组主权债务;三是更多地使用特别提款权来补充官方储备,及时提供流动性,避免严重的通货紧缩;四是各国央行之间采取更有效的临时互换安排,以支持发展中国家化解金融风险。(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