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报道:城乡建设领域怎样碳达峰
城乡建设是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量及其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比例均将进一步提高。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量增长如何控制?如何切实做好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工作?不久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给予了明确指引。
《方案》明确,2030年前,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达到峰值。力争到2060年前,城乡建设方式全面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系统性变革全面实现,美好人居环境全面建成,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治理现代化全面实现,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相关资料图)
细化目标明晰路径
《方案》分别从建设绿色低碳城市与打造绿色低碳县城和乡村两个主要方面明晰了实现碳达峰的路径。
建设绿色低碳城市主要从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开展绿色低碳社区建设、全面提高绿色低碳建筑水平、建设绿色低碳住宅、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优化城市建设用能结构、推进绿色低碳建造七个方面着力;打造绿色低碳县城将重点从提升县城绿色低碳水平、营造自然紧凑乡村格局、推进绿色低碳农房建设、推进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低碳化、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着力。
《方案》明确了众多量化指标,有助于在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过程中朝更清晰的目标迈进。
比如,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时,应积极开展绿色低碳城市建设,推动组团式发展。开展绿色低碳社区建设时,提出到203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完整居住社区覆盖率提高到60%以上。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时,提出到2030年城市供热管网热损失比2020年下降5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5%;全国城市平均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LED等高效节能灯具使用占比超过80%,30%以上城市建成照明数字化系统;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9%。
在提升县城绿色低碳水平方面,《方案》提出建筑高度要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最高不超过18层,6层及以下住宅建筑面积占比应不低于70%;确需建设18层以上居住建筑的,应严格充分论证,并确保消防应急、市政配套设施等建设到位。
同时,推行“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县城内部道路红线宽度不超过40米,广场集中硬地面积不超过2公顷,步行道网络应连续通畅。推进绿色低碳农房建设时,应在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中积极推进农房节能改造,提高常住房间舒适性,改造后实现整体能效提升30%以上。
加快推进建筑减碳
建筑领域的碳排放是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中国建筑(5.020, 0.07, 1.41%)节能协会会长武涌介绍,建筑全过程涵盖从建筑材料生产到建筑建设施工,再到建成后的运行等环节。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统计,三个阶段的碳排放比重分别为28%、1.0%和21.6%。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占到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5%,碳排放量占到全国排放总量的50.6%。
因此,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在全国减排进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减排如何更好实现?在武涌看来,应重点考虑如何用绿色低碳的方式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同时随着建筑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应尽早对建筑业主如何参与、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进行顶层制度设计。
全面提高绿色低碳建筑水平,是建筑领域节能减排的重要一环。《方案》明确,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30%以上,新建政府投资公益性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全部达到一星级以上。2030年前严寒、寒冷地区新建居住建筑本体达到83%节能要求,夏热冬冷、夏热冬暖、温和地区新建居住建筑本体达到75%节能要求,新建公共建筑本体达到78%节能要求。持续推进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到2030年地级以上重点城市全部完成改造任务,改造后实现整体能效提升20%以上。
据了解,2021年,我国绿色建筑面积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的84.22%,全国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过85亿平方米,已形成全世界最大的绿色建筑市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已经超过90%。
绿色建筑标准在助力建筑行业碳减排过程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伴随绿色建筑的发展,相关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在民用建筑领域,我国目前主要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两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分别针对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
新修订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自2019年8月1日起实施。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清勤介绍,对首批通过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认定的项目评析发现,通过采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等低碳技术,项目在运行阶段和普通建筑相比,碳排放量大幅下降,碳减排效果明显。由此,细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技术细则,面向全国开展技术宣传和培训,做好标准的落实,将有助于“双碳”目标的推进。
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目标的实现,需要广大社会成员共同努力。
比如,开展绿色低碳社区建设时,《方案》明确,将鼓励选用绿色家电产品,减少使用一次性消费品。鼓励“部分空间、部分时间”等绿色低碳用能方式,倡导随手关灯,电视机、空调、电脑等电器不用时关闭插座电源。鼓励选用新能源汽车,推进社区充换电设施建设。这时,就需要广大居民积极践行,努力为城乡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广大企业也将成为推进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的重要力量。推进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不仅是需要完成的任务,在实施过程中还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武涌表示,预计“十四五”期间,建筑节能低碳与绿色建筑市场有望带来2.2万亿元增量。
《方案》明确,推动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鼓励建设零碳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建设绿色低碳住宅,推进进绿色低碳建造。
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龙湖集团近年来在推进近零能耗建筑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龙湖集团开发的高碑店列车新城住宅项目首批次32万平方米已竣工交付,全部按近零能耗建筑标准设计建造,运用了保温和气密性能优良的门窗+电动外遮阳系统、高效热回收新风系统等近零能耗建筑技术。
广大建筑企业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建造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建科技集团负责建造的北京亦庄蓝领公寓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该项目是以模块化方式建造的。模块化建造可以视作装配式建造“升级版”,即以每个房间作为一个模块单元,房间的机电、管线等90%在工厂完成预制生产,运到现场直接吊装。
中建科技有关负责人介绍,与传统建造比,模块化建造具有绿色、低碳、智能的特点,建造速度、精度、质量更高。以北京亦庄蓝领公寓项目为例,整体装配率达92%,可节水70%,节电70%,减少80%的建筑垃圾,可循环利用率达90%。(经济日报)
关键词: 城乡建设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