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连创新高,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上海钢联11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58.75万元/吨,较前一日上涨5000元/吨,工业级碳酸锂均价报57.5万元/吨,较前一日上涨5000元/吨,连续创出新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锂业分析师王学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供需失衡是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市场对供应不足的担忧,加剧了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的涨势。
锂资源需求短期不会衰退
2020年初,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还不到5万元/吨,到2022年初已经猛增至30万元/吨,今年以来,锂资源报价持续走高。
掌控上游锂资源的企业也成为近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最大赢家。据记者梳理,申万行业分类锂资源板块共9家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过200%,其中两家增速超过1000%。而锂电池板块25家上市公司中,只有6家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100%,还有8家同比下滑。
为了稳定市场秩序,工信部今年多次召开锂资源产业发展座谈会。今年9月份,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强调,龙头企业要发挥表率作用,生产企业不得串通定价,不得严重背离成本定价,报价机构要规范报价,为稳定价格和预期、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发挥积极作用。并从“多开发、稳进口、减量化、促回收”等方面提出一揽子政策措施,协同各方加快国内资源开发利用,尽快形成供给能力。
王学雷介绍,工信部等部委多次召开行业座谈会,提出适度加快国内锂资源开发,有助于平抑碳酸锂价格上涨预期,有助于增加碳酸锂供给,改善锂资源中长期供需结构,从而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锂资源的涨价,是因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都处于持续爆发的状态,各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纷纷布局锂资源,涨价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江瀚说:“在这种趋势下,市场对于锂资源的需求短期不会衰退,而碳酸锂的储备又是极度不均匀的状态,导致市场需求竞争十分激烈。而随着盐湖提锂技术成熟,国内锂资源供应渠道会逐步扩大,钠电池等新技术的研发,也有望降低对锂资源的需求,因此技术替代是摆在每个锂资源企业面前的问题。”
国泰君安研报也认为,目前海外锂资源占比较高,开发国内锂资源是必然趋势。膜材料进口替代趋势将推动我国膜法盐湖提锂技术应用,具备膜分离核心技术的龙头公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动力电池回收正进一步规范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的赛道,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随着锂资源价值提升和退役动力电池数量增加而蓬勃发展。据中经产业信息研究网发布的《2022-2026年动力锂电池回收行业现状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预计,到2025年退役动力电池将达到近80万吨。
工信部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8月底,190余家汽车生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等企业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6个地市级行政区设立了10235个回收服务网点。国家也加大了政策供给,鼓励企业对退役动力电池进行科学回收与利用。近年来,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实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等政策,强化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监测。
11月9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在2022中国汽车论坛上表示,将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天津赛德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小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在2015年左右开始发展,但由于市场规则和回收渠道不完善,行业面临劣币驱良币现象。近年来随着工信部制定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白名单,建设正规回收网点,鼓励动力电池回收企业与车企、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等产业链上游联动建设回收站,促使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快速发展。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记者表示,动力电池回收的管理政策与行业标准进一步规范,让这个原本小、散的行业逐渐出现龙头企业,行业集中度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率逐步提高,在达到资源再生和降低碳排放目的同时,也将成为锂资源供给的主流,有利于遏制锂资源涨价。
2022大宗商品年报出炉在即!欢迎抢鲜品读!
报告聚焦钢材、煤焦、铁矿石、不锈钢新材料、铁合金、废钢、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农产品等9大品种,由上海钢联100多位资深分析师倾力打造,深度剖析100余条细分产业链长周期数据,囊括行业热点、宏观政策等全方位解读,涵盖价格价差、成本利润、产能产量、库存、资源流向、区域供需平衡、市场竞争格局等基本面分析……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