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派能科技谨慎“试水”钠电池:跨界背后成色几何?

公司选择跨界钠离子电池主要出于两方面考量:一是1GWh钠离子电池产能较小,可以作为公司钠离子方面产业化方面的试水,二是公司近日收到了德国莱茵TüV集团(下称TüV莱茵)颁发的关于钠离子电池认证证书,意味着公司具备相应的技术储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彭硕北京报道


【资料图】

随着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日益临近,又一家上市企业宣布跨界入局。

3月4日晚,派能科技(688063)披露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扬州派能拟于仪征经济开发区建设派能科技1GWh钠离子电池项目,项目总投资2.2亿元。

派能科技是行业领先的锂电池储能系统提供商,此前一直从事锂电电芯、模组及储能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关于钠离子电池的产能布局则尚属首次。

3月7日下午,派能科技有关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公司选择跨界钠离子电池主要出于两方面考量:一是1GWh钠离子电池产能较小,可以作为公司钠离子方面产业化方面的试水,二是公司近日收到了德国莱茵TüV集团(下称TüV莱茵)颁发的关于钠离子电池认证证书,意味着公司已具备相应的技术储备。

分析人士指出,TüV莱茵证书的取得,意味着派能科技的钠离子电池技术已经成熟到可以商业化,这将为公司钠离子产品的大规模的海外出口扫清了部分障碍,同时意味着国内钠电池产业化进度取得标志性进展。

机遇与考量

派能科技的前身为上海中兴派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09年10月28日成立。2020年,公司曾作为“储能第一股”在科创板上市,成为中兴系旗下继中兴通讯(000063.SZ)之后的第二家上市公司,历经10年发展,派能科技已经成为国内户用储能巨头企业之一。

据公司披露,派能科技主营业务分为两大板块:一块是以海外家用储能为主的国际业务,另一块是背靠中兴体系的通信储能备电业务。公司主要产品则包括:电芯、电池模组、模块化电池系统以及储能电池系统。

这么一家储能领域传统企业,此时选择布局钠离子电池赛道出于何种考量?

据上述派能科技相关人士介绍,目前,派能科技选择布局钠离子电池有两方面考量:一是钠离子电池商业化试水,1GW这样的小产能下, 公司“进可攻、退可守”;二是公司已具备了相应的钠电池技术储备,此时布局也节省大量研发成本。

该人士介绍,由于钠离子电池工艺路线与磷酸铁锂电池工艺路线大体上较为相近(据21财经此前报道,钠电池95%的工艺路线与磷酸铁锂电池相同),因此,公司在扬州厂区现有的锂电池生产线改装可以生产钠离子电池,即便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遇到较大阻力,仅1GW的产能规模也保证了公司可以尽快将钠离子电池产线改回锂离子电池上。

该人士另外表示,在产能应用规划上,该1GW钠离子电池产能将主要应用在电信基站领域的储能上,而这恰恰也是钠离子应用方向之一。

真锂研究院创始人墨柯解读认为,钠离子电池如果真正实现技术成熟,其被应用在电信基站领域的条件将“得天独厚”。

墨柯向记者具体解释,目前电信基站主要选择铅酸电池以及梯次电池(已使用过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原因在于电信基站的备用电源的使用频次并不高,考虑到经济性角度,所以选择了二者。但钠离子电池从理论上说,无论是能量密度还是使用寿命等性能上都优于铅酸电池,且理论上讲,钠电池成本上可以做到与铅酸电池相当。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在移动通信基站电源这块,钠离子电池应该是会更加受欢迎一些。”墨柯总结称。

关于上述公司人士所指的钠离子电池技术方面储备,派能科技已有证书作为背书。派能科技官方微信公号信息显示,3月3日,派能科技收到德国莱茵TüV集团(以下简称TüV莱茵)颁发的关于钠离子电池认证证书,该证书为TüV莱茵颁发的全球首张钠离子电池认证证书。该人士表示,这意味着派能科技的钠离子电池技术已经足够成熟到可以进行商业化,也将为其以后的产品海外出口扫清了部分障碍。

钠电池“产业化”更进一步

尽管因为资本市场对钠电池炒作的暂时性“退潮”,派能科技投建钠离子电池产线、收到TüV莱茵认证的消息在资本市场一时并未引发较大市场热度,但从行业角度,派能科技投取得TüV莱茵认证对于钠离子电池产业化有着较大意义。

从含金量上看,TüV莱茵是全球领先的检测、检验、认证、培训、咨询服务提供商,目前已拥有150多年的历史。其也是全球太阳能光伏电站、组件、逆变器、零部件、储能、氢能与燃料电池等认证与测试服务的市场领导者之一,在国际认证机构中较为权威。另据相关资料,派能科技此次钠离子电池认证IEC62619:2022、IEC62660-2:2018、IEC62660-3:2022、UL1973:2022,是关于储能、动力电池的国际权威认证。

墨柯总结认为,TüV莱茵认证的取得,意味着派能科技钠离子电池技术已经成熟,率先具备应用于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电站储能等领域出口资质。另有人士解读认为,TüV莱茵的取得也标志着国内钠离子电池技术在国际上开始受到认可,距离整体产业化上更近了一步,

据了解,目前,国内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距离产业化仅差临门一脚。从时间节点来看,2023年被广泛认为将是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元年”,包括宁德时代、华阳股份、传艺科技——3家企业已宣布在今年实现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另有中科海钠、众钠能源、钠创能源、贝特瑞、杉杉股份、天赐材料、多氟多、鹏辉能源在产业化进度上居前。

由于钠离子电池本身属性,其在铅蓄电池“替代领域”——低速电动汽车、两轮电动车等场景有望率先实现商业化应用。另外,随着技术进步,其应用领域或可扩展到动力电池上。

东高科技首席策略研究员陈宇恒向记者解释,由于钠元素分子量较高,钠离子电位更高,体积更大,在嵌入正负极时易使极片材料发生较大的体积变化,因此,钠离子电池在材料结构稳定性和动力学性能上要求更为严苛。故钠离子电池存在能量密度低、倍率性能欠佳、循环寿命短等相对劣势。因此其可以用来替代铅蓄,但不太适合应用在储能、动力电池领域。

关于钠电池在动力电池上领域的推进,宁德时代正走在行业前列。2022年11月29日,在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上,宁德时代研究院副院长黄起森表示,在乘用车应用方面,钠离子电池普遍可以满足续航400公里以下的车型需求。宁德时代则通过首创的AB电池系统集成技术,实现钠锂混搭,优势互补,提高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使钠离子电池应用有望扩展到500公里续航车型。这一续航车型会面向65%的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关键词: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版权声明| 供稿服务| 友情链接

钢企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08-2020 By  www.gqsos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2018928号-3

联系邮箱:315 541 1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