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再超全国 西安剑指“新能源之都”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西安市汽车产业链供应链联盟获悉,今年1-4月,陕西省汽车产量为39.5万辆,同比增长19%,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为28.2万辆,同比增长49%,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占全国新能源产量的13.0%。

西安作为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主阵地,前4月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增长45.2%。从产量上看,根据刚刚发布的西安发布1-4月经济运行情况,西安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3.0%。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9.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乘联会发布2023年4月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洞察报告显示,2023年1-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217.5万辆,同比增长32.8%。

相较之下,今年前4月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再次超越全国。

多位受访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与比亚迪等大型新能源车企布局关系密切,同时配合对当地能源禀赋、政府政策支持、配套保障,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条逐步完善,产销量也呈现向好态势。现在,西安正在大步迈向“新能源之都”。

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

周三清晨的西安街头车流如织,挂着绿色牌照的各大品牌新能源汽车随处可见。

“我一直想买新能源汽车,电价低性价比高且西安充电站数量多非常便捷。”一位比亚迪汉车主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4月初有购车计划之后,我跑了西安市区六家比亚迪店,店里人流量比较大,试驾、提车、申请补贴全部需要排队。在我提车不久后,身边三位朋友也先后购入比亚迪、特斯拉等品牌新能源汽车。”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西安本地年轻人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正在提高。多位青年车主表示,在20-30万区间内,比亚迪汉、特斯拉Model 3无论外观、品牌理念还是性价比均比老牌燃油车更具吸引力。

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认知度的改善,进一步体现在西安当地新能源汽车品牌门店销量上。

“特斯拉在西安有7家门店和1家交付中心,今年以来顾客到店量和线上咨询量急剧增长,4月交付量也创下西安交付中心历史新高。”特斯拉西安体验店一位工作人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

一位比亚迪西安门店工作人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一季度店里销售情况较好,而4月份销售比3月提高了56%。店内人流增幅较大,以新车提车后贴膜环节为例,预约基本已排到三日后顺延。

相比销售端的火热,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表现优异,也引发诸多关注。

作为西安市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西安汽车产业2022年全年实现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生产汽车125.63万辆,同比增长96.7%。

其中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占全国份额14.1%,超越上海成为全国第一。

同时在今年1-4月数据中,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再次超越全国水平。西安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9.1%,充电桩产量增长74.9%,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151.7%。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迅速崛起的关键原因之一是头部企业的带动。西安与新能源头部汽车产业链深度绑定,而如今在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中头部企业与其他企业具有绝对差距。”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龙头企业相关产业链在陕西规模快速的提升不仅为其公司带来营收增量,也推动了西安成为新能源产量第一城。这是一个由企业产业转型发展带来的市场契机。”

头部车企成产业抓手

在城市经济发展中,以企业和重大项目为抓手推动区域产业崛起的情况屡见不鲜,比如特斯拉落地上海,合肥引入蔚来,小鹏进驻广州,比亚迪扎根西安等。

以比亚迪为例,该公司跨入汽车行业的第一步便是收购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同时2003年8月,比亚迪便与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陕西省投资集团签订合资组建比亚迪电动汽车生产线合同,项目投资达20亿元。

此后20年内,新能源车企相继落地乘用车、商用车、电子、汽车金融、轨道交通和动力电池等全产业链业务。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也逐步掌握整车、电池、电机、电控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

本月初工信部信息显示,比亚迪首款百万新能源车型仰望U8的产地有望落地西安。若顺利落地后,将弥补西安高端新能源汽车生产的空白。

崔东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头部企业抓住了新能源汽车行业机遇,西安抓住了头部企业产业规模扩张的关键时期。龙头企业产量快速上涨、市占率不断扩容使得企业与西安实现双赢。”

西安本地一新能源车企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道:“重大项目落地是西安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契机。龙头企业具备技术、资源、产业链等多方优势,因此比亚迪在西安落地后,会对上下游及行业内其他公司项目形成吸引力。而随着越来越多新能源车企项目落地,西安本地产业配套就会更完善,产业发展空间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西安与吉利汽车、陕汽等新能源车企及法士特、埃顿、特锐德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均建立深度合作。

据悉,吉利汽车西安制造基地已建成吉利全球首个全架构、全能源、全车系超级智能“黑灯工厂”,成为国内整车企业的首个零碳工厂。到2023年4月,随着第二款纯电产品的上市,西安吉利将实现燃油、混动、纯电3种产品形态,5个车型的混线、共线突出生产能力,生产节拍可达60JPH。

同时,2022年以来,陕汽新能源的订单与销量同比增长超300%。法士特新能源产品全面覆盖了卡车及工程机械等应用领域,在新能源重卡市场占有率超过50%。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来看,西安已然形成了从产量增长到产业链布局的转变。

“西安汽车产业基础并不薄弱,以比亚迪等龙头企业为契机,逐步掌握整车、电池、电机、电控等技术,使纯电动和插电混动汽车形成竞争力。”本地新能源车企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上述人士指出,比亚迪、陕汽、法士特等企业的落地,形成了一个集乘用车、商用车、电机、动力电池、汽车金融、轨道交通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由点成面再成线,产业链条越完善,越能发挥产业集群的规模化效应,最终会体现在城市经济面上。

产业助推城市经济

如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为西安城市经济增长的一股重要动能。

2022年,西安超越上海,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生产第一城。在2022年西安生产的101.52万辆新能源汽车中,比亚迪生产基地生产新能源汽车99.5万辆,占比97.9%。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西安汽车产业延续去年高光时刻,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增长37.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62.8%。而1-4月,西安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增速进一步提升,达到45.2%。

与此同时,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关注到,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也带动整个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高速运转。整体能源规划方面,西安预计到“十四五”末可再生能源装机将达到65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16%以上。

具体到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西安已建成20GWh新型动力电池项目,实现了“刀片电池”本地化配套。

而在前不久,小鹏、理想的电控产品供应商、2022年国内市场储能PCS出货量TOP10汇川技术16亿再加码储能,本次实施项目便落地于西安。

此外,西安设立了总规模100亿的工业倍增引导基金,重点支持市、区国有平台和行业头部机构围绕全市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支柱产业领域,以引导地方产业项目布局、助推产业升级转型。

在此基础上,“十四五”期间,西安将进一步突破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充电加注、试验检测等共性关键技术,推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以及整车集成技术联合攻关,掌握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同时,开展纯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的研发生产,支持氢燃料电池研发和示范应用。

为了进一步发挥产业带动作用,在2023年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依托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发挥链主企业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培育一批五千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千亿级现代化产业链。

“目前看,西安本地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部件及供应链企业配套仍有提升空间。在此背景下,核心技术突破,尤其是关键零部件依然需要进一步突破。”上述本地新能源车企人士指出,“西安本身具备能源、科教资源、人才等优势,应引导企业尤其是链主企业加快技术研发的同时,进一步挖掘本地高校技术成果进行转化,补齐产业技术短板。最终应该要构建掌握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而进一步提升西安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与行业话语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