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亦石外孙女冼妮娜回咸宁省亲
“自1987年后,36年没有回家,看到家乡发生了很大变化,家乡人民也很亲切,让我们一家人都很有归属感!”10月10日,钱亦石的唯一嫡外孙女冼妮娜,带着家人回到了咸安区马桥镇,走进钱亦石故居、钱氏英烈纪念馆,重温先辈们的感人过往。
当日上午9点半,86岁的冼妮娜女士扶着鲜花篮,眼中闪烁着泪光,缓缓步入外祖父的故居为外祖父钱亦石先生敬献花篮。在雕像前三鞠躬后,她在工作人员带领解说下,以“一个人、一家人、一代人”的参观顺序先后回顾了外祖父钱亦石、钱亦石家庭、钱氏英烈在革命战争年代或新中国建设时期的生平事迹。
每到一个展厅,冼妮娜都仔细端详外祖父生前的照片和遗物,深情凝视着每一件展品,轻抚每一件遗物,仿佛在与历史对话,眼里闪烁着对先辈的敬仰和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沉思。
“胆要大,心要小;思想要坚定,耳目要聪明;态度要谦和,行动要机警。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可参加民族战争。”冼妮娜看到了80多年前外祖父钱亦石写给舅舅钱远镜的亲笔训词手稿时泪光闪烁,这份遗训成为钱家后人珍藏的一笔精神财富。
“我参观过很多博物馆,只在家乡故居里看到了完整的49本关于外祖父的个人书籍!”冼妮娜激动地说,作为晚辈,要保持祖辈革命的精神,要学习他们为党、为人民的精神,做人要正直,不能说假话,要实事求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1889年,钱亦石出生于马桥镇一个书香人家,1924年由董必武、陈潭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淞沪抗战爆发后,根据周恩来的指示,钱亦石率领30多位作家、艺术家奔赴抗日第一线,动员沪杭线地区人民,实行军民联合抗战。因忘我工作,积劳成疾,于1938年1月在上海病逝,时年49岁。虽然英年早逝,但他仍以著述丰富、见解精深而蜚声文化界,被称为“红色教授”。
冼妮娜回忆说,36年前回咸宁时,钱亦石故居门前还是一片田地,如今变成整洁宽广的院子,栽上了桂花树,村湾也绿化美化,变化很大。
随后,在咸安区委宣传部和市区老促会工作人员陪同下,冼妮娜携家人参观了钱氏英烈纪念馆、咸安区文体中心。冼妮娜在留言墙上寄语咸宁人民:“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并赠送了一本《黄河大合唱》的书题字赠言送钱亦石故居惠存。
“咸宁的变化令人欣喜,城市也更加漂亮,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舒心。”冼妮娜表示,如今乡村越来越美了,大小路拓宽了刷黑了,山青了水绿了环境更美了,乡村振兴正铺开绚丽画卷,今后还想多回家走走看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