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春节成为世界非遗了! 楹联、年画、祭祖、灯会……各类年俗打包入选
北京时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楹联、年画、庙会、祭祖、龙舞、民间社火、元宵节、灯会、灯彩、春节……这次申遗,“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项目几乎囊括了全国各地和春节相关的所有过年习俗,也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源远流长,人文色彩浓厚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中国人基于日月运行规律、物候变换周期,以及农业生产生活节律,创造了传统历法体系,形成了丰富的社会实践。
在申遗文本中,对“春节”是这样介绍的:“春节,在中国农历第一个月的第一天,标志着新一年的开始。在这时,人们会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主题是迎接新年,祈求好运,庆祝家庭团聚,促进社区和谐。这种庆祝的过程被称为‘过年’(跨越一年)。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开始打扫房子,贴春联和年画,储备粮食并准备食物。除夕夜,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熬夜迎接新年。在节日期间,人们穿着新衣服,祭天地和祖先,并向长辈、亲戚、朋友和邻居致以新年的问候。节日活动包括社区举办的庙会、社火和灯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
有意思的是,在古代,新年的第一天被称为“元旦”。民俗研究者许文荣告诉记者,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夏历(农历)正月第一天被定为岁首。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中国农历将朔日定为每月的第一天,也就是说,早在宋代,中国古人就已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视为新年第一天。“元”是开始的意思,“旦”的意思为早晨。王安石写宋代过年,把新年第一天称为“元日”。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各省代表汇聚南京开会,决定正式采用公历,将公历每年的1月1日称为“元旦”。1914年,民国政府又正式规定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从此沿用至今。
春节虽然人文色彩浓厚,但其日期具有科学性和规律性。据悉,紫金山天文台为此次申报工作提供农历知识、编算等方面资料。紫金山天文台专家介绍,春节的日期并非由民俗决定,而是依据中国独有的农历。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不仅考虑了太阳的运行周期,还兼顾月亮的月相变化。每年春节的具体日期,是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以北京时间为标准计算公布。
旧俗新韵,年俗各绽风采
在巴拉圭亚松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评审现场,中国代表团向前来祝贺春节申遗成功的代表赠送红包。
写春联、品饺子、赠红包、拜祖先……这些充满仪式感的过年习俗,被统称为“年俗”。据专家考证,年俗的起源可追溯至周代,最初是人们为庆祝丰收而举行的各种活动。历经岁月的洗礼,年俗逐渐丰富多元,不仅蕴含着吉祥喜庆的寓意,更在不同地域间展现出各具特色的风采。
据悉,在这次“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项目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全国各社群签署知情同意材料时,年画、庙会、祭祖习俗、龙舞、元宵节、灯会、灯彩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都参与其中,江苏的南京秦淮灯会、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无锡泰伯庙会也在列。
南京秦淮灯会,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六朝时期。文史作家周安庆在《灯彩秦淮》一书中介绍,早在东吴、东晋时期,元宵之夜,都城建康(南京)皇宫、长干里贵族聚居区都会华灯齐放,流光溢彩。到了明朝,朱元璋倡导元宵灯节活动,把元宵节张灯时间延长为10天,鼎盛时期灯彩品种达300多种。自明代伊始的“秦淮灯火(彩)甲天下”之美誉,一直延续至今。
而今,“秦淮灯会”已焕发新生,成为新民俗的典范。一年一度的中国·秦淮灯会,吸引着无数市民与游客前来打卡。秦淮河畔,明城墙下,花灯如昼,流光溢彩,将浓浓的年味传递给每一位游人。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高科技与新鲜创意的融入,以声、光、影等现代科技手段演绎传统灯彩艺术,这一元宵盛事更是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光彩。
江苏大地,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除秦淮灯会外,苏州、无锡等地亦有着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叫火烛、打埃尘、廿四夜送灶、烧松盆、照田财、年夜饭、安乐菜、辞年、守岁、封井、接灶、年饭、听响卜、打春、拜春、开门爆仗、小年朝、接路头……在清代人顾禄的《清嘉录》中,从腊月二十三到次年的正月十五,苏州人的传统年俗、特色年俗食物竟多达70余项,足见这座江南名城年俗之丰富,过年气氛之热闹。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更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它源于宋代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至明代已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流派,到清雍正、乾隆年间进入鼎盛时期。清雅细秀、构图复杂是其主要特色,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姑苏阊门图》《三百六十行》《姑苏万年桥》《百子图》《一团和气》……都是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经典之作。如今,桃花坞年画也与时俱进推出了各类文创产品,更加鲜活地进入了人民生活。
“泰伯奔吴”这个古老的故事,在江南地区流传甚广。无锡泰伯庙会,则是江南开春的第一个庙会,也是无锡诸多庙会中最具历史渊源与社会影响力的盛会之一。庙会期间,方圆数百里的乡民纷纷赶来赶集,城乡百姓共同朝拜泰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乡间流传的“正月初九拜泰伯,稻谷多收一二百”的民谣,更是道出了泰伯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浓浓年味,国人最深眷恋
团圆,是春节永恒的主题;家国情怀,则是春节最为深厚的底蕴。千百年来,“回家过年”已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成为最热切的期盼与情怀。这份情感,在延续悠久文化传统的同时,更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注入了持久而深沉的精神动力。
春节,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节日,其体验可感、可知、可行、可观、可品。岁末年初的团聚时刻,不仅是对亲情的渴望与珍视,更是中国人独特的人伦情感与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那浓浓的年味,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承载着中国人精神家园中最为深刻的记忆与眷恋。
在传统年俗中,除夕的夜晚,南京人家中点燃的红烛——“守岁烛”,不仅照亮了夜晚,更照亮了人们心中的希望与梦想。而守岁时的“洪福齐天”汤或粥,则寓意着新的一年将福运连连、吉祥如意。这些习俗,虽历经千年,却仍在中国人的心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曾经,苏南农村的“画米囤”民俗,用石灰在地上绘出储存粮食的米囤,寓意着丰收与富足。而苏州的“撑门炭”、扬州的“乌炭烧”,则是对来年生活的美好祈愿与期盼。这些古老的习俗,无不凝聚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时代在变,年俗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去博物馆感受历史的厚重,旅游中领略异域的风情,网络拜年传递遥远的祝福……这些“新年俗”的涌现,虽然形式各异,但内核却始终如一——对美好生活的期许与向往,对家国情怀的永恒惦念。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此次申遗成功,不仅使得春节这一“中国年”从全球华人最大的节日升级为世界人民共享的国际节日,也有助于展现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促进全球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中国春节,世界共享。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始终占据着中国人心中的重要位置。无论身处何方,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在春节来临之际,踏上归途,与家人团聚,共同度过这辞旧迎新的重要时刻。
春节,正是这样一个属于每一个家庭、属于整个中华民族乃至海外华人的节日。它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成为凝聚民族情感、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
下个月,我们即将迎来中国传统春节,在这个充满喜悦与希望的节日里,让我们共同感受家国情怀的温暖与力量,共享这场传承千年的文化盛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