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看热讯:“场上第12人”回来了,上海德迷:我的世界杯又开始了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上海报道
2016年,德国队原队长施魏因斯泰格在欧洲杯赛后发表了致德国球迷的一封公开信,对支持德国队的球迷们表示了衷心感谢——“你们是最棒的第12人。”
本届世界杯,最棒的“第12人”又回来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18年,冯炯麟和马特乌斯合影。
11月23日,德国首场对阵日本,上海德国球迷联盟一众伙伴相约一起看球,隔着屏幕为队伍助威。《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了他们之中一位喜欢德国队32年的铁粉冯炯麟,听他讲述和世界杯的故事。以下为他的自述——
小时候“听”世界杯
我1986年开始看世界杯,懵懵懂懂,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看是1990年。当年开赛前,父亲买了世界杯专刊的杂志,这本从香港来的杂志里都是港译的球员名字,在信息匮乏的年代,这本杂志就像世界杯赛前预热一样,令我对世界杯充满好奇与期待。
但当时我还有学业,开幕式及开幕赛又在凌晨到天亮,父母不允许我看。夜里,我辗转难眠,迷迷糊糊都不知道是凌晨几点,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灵感,突然想到无线电广播里会不会有世界杯的消息,鬼使神差地,竟被我找到频道,正好赶上开幕赛,是1986年世界杯冠军阿根廷与喀麦隆对阵,我就这样躲在被子里听完了这场大爆冷门的比赛。
冯炯麟的部分球衣收藏
第二天去学校的路上,我和父亲滔滔不绝地聊起这场比赛,他大为吃惊,我才说明原委。在同学面前我也极其嘚瑟地叙述着这场世界杯开幕赛,听过直播的“唯一性”让我在班内迅速成为焦点,非常有成就感。
经过这次“无线电事件”后,父亲破例允许我看世界杯相关的直播和录像,他是善解人意,而我那时简直是感恩“老天开眼”啊!于是,我在电视录播里看完了1990年世界杯开幕式“意大利之夏”,那奇装艳服的高挑模特,那拼凑成参赛球队国旗颜色的气球漫天飞舞,特别是那个年代看来“近乎癫狂”的一男一女吼完主题曲《意大利之夏》,对我心灵和视觉的冲击实在太大了,几乎找不到形容词来表示那种激动,不管之后《生命之杯》《waka waka》传唱度有多么高,《意大利之夏》在我心里就代表着世界杯,如今40多岁的我听到这首歌曲仍有起鸡皮疙瘩的感觉。
从马特乌斯开始喜欢德国队
喜欢德国队第一个原因是我是马特乌斯的球迷,当然,感情也是慢慢累积,“日久生情”。1990年世界杯德国夺冠肯定加分不少,准确地说,这时候还叫“西德队”,我还是统称“德国队”吧。
时至今日,1990年世界杯德国队球衣,仍是最美的球衣之一,这不是个人感情色彩,有公论的。
在之后很长的时间里,德国队被认为是踢法难看、机械化的代名词,其实1990年的德国队华丽而且全面,马特乌斯的“重炮”和“领袖”风度,布雷默的圆月弯刀和超冷静,金色轰炸机克林斯曼的飘逸,利特巴尔斯基的灵动,科勒、奥根塔勒的稳健,这些都令人着迷。
冯炯麟收藏的部分德国队签名球衣
纵然是在德国1998—2006年之间的低谷期,老迈的德国战车仍然可以逆转。我就喜欢这种无论比分落后或者领先,依然处变不惊、严格执行战术部署的纪律感。论意志品质,论点球,论团队协作,德国队就是那么出类拔萃,你能不喜欢吗?现在可能没有当年那么“铁血”了,但依然是“德国战车”。
遗憾维尔纳的缺席
其实作为球迷,我对今年德国队阵容没什么特别看法,教练团队肯定是选出当前的最强阵容来到卡塔尔,有些位置如边后卫常年缺人才也是事实。还有伤病因素,比如现役我最喜欢的球员,被大家笑称为“金色侦察机”的维尔纳没能参加世界杯,令人非常遗憾,但伤病和运气都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这届整体阵容还可以,期望诺伊尔这样的老将能发挥余热,吕迪格稳如定海神针,基米西带来强势精神力,小将穆夏拉大放异彩,京多安能攻守一体,如同《2006年一个夏天的童话》纪录片里一样,保持一贯细致的赛前准备,团结一心,追求胜利。
竞技体育追求胜利,但冠军只有一个,德国队历届成绩大多优秀且稳定,是世界杯八强的常客,夺冠的热门之一。这届世界杯,我的期望也是能进入八强,再多前进一步那就更好了。就算是2018年世界杯那样糟糕的成绩,我还是一样支持他们。我们这样的老球迷常常笑着说,喜欢德国队30多年了,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祝德国队好运,追逐五星德国战车梦。
收藏百件球衣
目前我收集的德国队球衣约有百件,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世界杯这样的大赛年总会买。球衣也是和心爱球员近距离接触、签名合影的“利器”,虽然有人喜欢将签名球衣卖钱,但我认为签名球衣不应该被赋予商业价值,当然,我说的是自己当面找球员签的球衣,这是一个过程,一段回忆。球衣或者签名球衣我会穿着出街或者踢球,它应该在身上,而不是在框里、在墙上。
我对德国队每个球员都很喜欢,因为喜欢所以买得多。在上世纪90年代,真的买不起,刚开始一件盗版球衣都很贵,渐渐地,业余踢球有穿正版球衣的需求,工作后才开始消费得起了。偶然的机会,我又认识了一群同样喜欢球衣的朋友,大家可以一起欣赏和分享,时不时还有些球衣“军备竞赛”的感觉。大家“清一色”着装聚在一起是很有气势和感觉的一件事。我常说“运动是最不怕撞衫,甚至是最渴望撞衫的”。
上海德迷联队 2021年底贺岁杯踢球活动
人生能有多少个四年,四年一度的世界杯魅力也在于此。前几届与同样是德国队球迷的伙伴们聚在一起,少则十人多则百人,为了气氛也为了一起感受喜悦与悲伤,留下属于自己的回忆。今年计划和家人在一起看,也许是年纪大了,也许是疫情后的生活发生轻微变化,好像自己、这个世界变得有些安静了,没有以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观赛需求,但是随着世界杯比赛进行,说不定哪天血液里的DNA动了,就穿上球衣拿起旗帜冲出去聚在一起、吼在一起了。
国家经济好了,各大球队和球星有机会来中国参加比赛和商业活动,就有了和他们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圈子里俗称“看到真人了”。我童年时的偶像是德国队“三驾马车”马特乌斯、克林斯曼和布雷默,我在上海和北京分别见到了。生活条件好了,球迷们可以买更多世界杯周边、运动品,甚至可以走出国门去世界杯现场,真真实实地感受世界杯。
这个世界上,如果只有一项单人竞技运动,我认为是100米跑;如果只有一项团队竞技运动,那肯定是足球世界杯。如果能在有生之年体验一次在中国本土举办的世界杯,可能是现在球迷最大的心愿了。
责编:杨琳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