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消息!隆基绿能新技术组件即将露真容,明年组件出货目标增超50%
光伏硅片和组件龙头隆基绿能(SH:601012)将在11月2日发布HPBC新技术组件,首次披露关键技术指标。光伏行业电池技术迭代之际,这是隆基另辟蹊径“抗衡”TOPCon等竞品的拳头产品之一。
澎湃新闻注意到,每次业绩交流会上,总有投资者委婉地对隆基绿能在下一代电池技术选型上的“不着急”表示着急。近两年N型电池中呼声最高的TOPCon和HJT阵营对垒、“争执”激烈,作为行业风向标之一的隆基却对参与此类话题兴致索然。新技术量产上的“慢半拍”与其同时推进多个电池路线研发并屡次刷新纪录形成了鲜明对比:2021年至今,隆基在TOPCon、HJT等不同技术路线上连续11次打破光伏电池转化效率世界纪录。
直至今年发布半年报时,隆基的电池新技术露出半边真容:首创HPBC作为其首个大规模量产的新一代电池技术,主要针对分布式光伏市场。今年9月,隆基西咸乐叶年产15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HPBC进入量产阶段。但针对地面电站的电池新技术,仍未最终宣布。
(资料图)
业内主流选择TOPCon和HJT均以N型硅片为基底,隆基却选择了在P型基础上采用IBC技术的HPBC,打出差异化竞争策略。谈及地面项目电池技术选型时,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10月31日的业绩会上说,不能简单说N型好还是P型好,“最终还是取决于工艺和水平,主要看全产业链价值的评估。砷化镓的效率能到28%~29%,但无法大规模用于光伏发电,因为成本太高。最后要综合算ROE(净资产收益率),才能看出具体哪种路线对行业最好。”
无论何种新技术,最终要以综合性价比说话。他还解释称,纯粹靠行业供需来决定企业利润,是一种周期。公司的着力点在变化,提供差异化服务、寻找客户真正的需求,才能避免完全陷入靠周期决定利润的状态。
此前,隆基已经明确放弃了更加大众化的TOPCon。“单结晶硅电池的理论效率是29.4%,实验室极限效率在28%,量产效率为26%~27%。公司一直在寻找通过低成本实现该路径的电池技术,目前在正常推进中。TOPCon技术距离26%~27%的转换效率还有一个点左右的差异,因此我们认为TOPCon是一个过渡性的技术路线。”隆基绿能在8月下旬的中期业绩会上称,公司在多条技术路线采取并进研发的模式,需要对不同的技术路线进行充分评估。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各种技术会出现不同幅度的突破,公司会根据技术研发的进展及时进行调整,“例如2021年其中一个路线被验证发展空间有限,同时另外一种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公司可能基于这种变化进行相应的技术布局调整。”
隆基在等什么?“老牌光伏头部企业普遍倾向于先扩产TOPCon产线,新进入者反之,更青睐HJT。唯一的特例是隆基,很明显它想走差异化技术路线,或者说它认为TOPCon仍未摆脱同质化竞争。”一位资深光伏人士曾对澎湃新闻说道。
隆基认为,相较其他新电池技术,HPBC的转换效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其具有良好的外观(正面无金属栅线)和较高的转化效率,是主攻外观要求高、组件溢价也高的分布式光伏市场的差异化产品。
钟宝申在31日的业绩会上称,相较于业内其他组件产品,HPBC组件有3-4美分的溢价,明年出货保底15-20GW,主要针对特定合作伙伴进行销售。随着新电池技术落地,隆基明年的组件出货目标将增长50%以上。
兴业证券研报认为,HPBC(即P-IBC技术)是隆基结合上下游硅片及组件端优势选择的护城河。该技术结合P型TOPCon和IBC工艺,对上下游配套要求较高,一方面要求使用高体少子寿命硅片,另一方面需要优化组件焊接端匹配电池背面指交叉栅线,对一体化企业规模和研发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其他企业在技术跟随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HPBC、TOPCon、HJT,下一代主流技术谁主沉浮?依然有待时间和市场考验。
不走寻常路是隆基历来特点,屡次另辟蹊径造就了其如今的企业规模和行业地位。15年前,多晶雄霸光伏市场,隆基却决意选择小众的单晶,力推金刚线技术革命,彻底扭转单多晶市场格局。站稳单晶硅片产量冠军后,隆基将业务向下游拓展,即便在2018年“史上最严光伏新政”后的行业凛冬,仍在逆势扩产。当全行业走出凛冬大举扩产时,隆基开始“广积粮”。
季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5.01亿元,同比增加338.23%;同时货币资金达520亿元。
“走早了可能有损失,走晚了就落后了,要找到合适的点去做真正的量产。”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此前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强调,是不是最好的技术路线,要看是否建立在光伏行业度电成本最低这个最本质的需求上。隆基站在投资回报角度考虑,投入多少、产生多少收益。“一旦准备量产,这是我们最重要的衡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