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关注:补齐钢铁产业链资源短板
【资料图】
近期,全国最大的单体地下铁矿山——鞍钢西鞍山铁矿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229亿元,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一座年产铁精矿千万吨级的世界一流地下铁矿山。这对于增强铁矿资源供应保障能力,补足钢铁产业链资源短板具有重大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早在去年,自然资源部就表示,将继续强化基础地质工作,将铁矿列为战略性矿产国内找矿行动主攻矿种,并在提升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加大探矿权出让力度、加快实现铁矿找矿突破等方面予以支持。铁矿石的战略作用不断凸显,对维护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具有压舱石作用。
作为钢铁工业的“粮食”,铁矿石占钢铁企业生产成本的50%左右,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价格波动,对企业收益影响很大。稳定健康的原料供给,是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如今,即便我国钢铁产量已占据世界钢铁业的“半壁江山”,但是在全产业链中,国产铁矿普遍“贫矿多、富矿少”,铁矿石资源依旧颇为依赖海外进口,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够强、底气不够足,“卡脖子”问题长期存在。
由此,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钢铁产业链资源短板问题,保障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逐步降低铁矿石对外依存度。
此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四部门上报了“基石计划”,即通过国内新增铁矿开发、境外新增权益铁矿、废钢资源开发,改变我国铁资源来源构成,目前正取得实质性进展。保障国内铁矿石供给和话语权越来越成为行业共识。鞍钢西鞍山铁矿项目的正式开工,是“基石计划”国内铁矿资源开发的标志性开端。海南矿业、宝钢股份、河钢资源等龙头企业也都积极响应。
鼓励国内矿山增储和开采只是一个开端,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补足钢铁产业链资源短板,龙头企业要积极担负起行业责任。一方面,要发挥钢企联合重组优势。随着“南有宝武、北有鞍钢”的格局初步形成,龙头钢企要进一步提升钢铁产业集中度,推动钢铁产业布局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充分释放协同效应;提升我国战略性资源保障能力,维护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另一方面,要通过科技创新提质增效,打造生态文明钢铁示范区。把握精准选矿、绿色开发、深部开采、智能采矿等研发方向,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装备科研与应用能力,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绿色、低碳、智能、数字、无废、高效开采,提高铁矿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实现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逐步打造生态文明钢铁示范区。 (经济日报 温济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