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打价格战谁最受伤?
今年1月,特斯拉宣布对在售Model 3及Model Y全系国产车型进行了降价调整,降价幅度从2万元到4.8万元不等,降价后Model 3后轮驱动版起售价为22.99万元,Model Y后轮驱动版起售价为25.99万元,刷新了中国区售价“史低”。
消息一经发布,便引起了众多新提车的消费者不满,自发组织维权,提出希望获得补偿的诉求。对此,特斯拉并未直接回应消费者的诉求,只是对降价的原因做出了解释。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在微博上发文表示:“特斯拉价格调整的背后,涵盖了无数工程创新,实质上是独一无二的成本控制之极佳定律。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坚持以成本定价。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号召,促进经济发展,释放消费潜力。”
(相关资料图)
如多米诺骨牌一般,特斯拉的降价引发了连锁反应,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被卷入这场价格战,最终的结果又将如何?
自主品牌跟进降价效果不佳
首先是问界汽车,降幅最高达到3万元,问界M5 EV的起售价从28.86万元降至25.98万元,问界M7的起售价从31.98万元降至28.98万元。
紧接着是小鹏汽车,降价幅度在2万元到3.6万元之间,以小鹏P7625E车型为例,其在1月17日“官降”3.6万元后,目前还可享受1万元现金补贴,叠加店内最高1.8万元的置换补贴,这款车的终端售价最低可达22.19万元。北京一家小鹏汽车体验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P7车型的推出时间较长,将在近期迎来配置激光雷达的换代车型,优惠力度较大也是正常的。
虽有优惠,但1月销量表现却欠佳,大部分品牌销量都有所回落。在新势力品牌方面,小鹏的优惠力度最大,销量却是“蔚小理”三家中最低的。1月,小鹏汽车交付5218辆,环比下降54%。
不仅是特斯拉降价的影响,今年早于往年开始的春节假期,以及去年年底提前透支的购车需求,都是影响1月销量的重要因素。
但特斯拉却实现了逆势增长,在1月25日的特斯拉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与2022年年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表示,进行全球范围的价格下调后,特斯拉收到了迄今为止最强劲的订单,订单量是产量的两倍之多。
招银国际(CMBI)汇编的数据显示,特斯拉在中国降价后,1月9日至1月15日,特斯拉在中国的日均销量比2022年同期猛增76%,7天的销量达到12654辆。
可以说,即便经常被质疑“刹车失灵”“割韭菜”,但特斯拉在大部分消费者心中仍是具有代表性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有网友戏称:“舆论没赢过,销量没输过。”
利润支撑降价行为舍小求大
从特斯拉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与2022年年报财报中,我们不难发现其降价的“底气”。2022年全年,特斯拉实现营收814.62亿美元,同比增长51%;净利润125.56亿美元,同比增长128%;营业利润率达到16.8%。
产销量方面,特斯拉2022年共生产136.96万辆汽车,销售131.39万辆汽车,均突破百万大关,但40.3%的同比增长数据并没有达到马斯克初定的50%的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比亚迪完成了对特斯拉的超越,凭借186.85万辆的骄人成绩夺下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宝座。比亚迪发布的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预计年度营收突破4200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亿元至170亿元,同比增长425.42%至458.26%。营业利润率预计将超过3.8%。
但相比特斯拉,比亚迪对产业链的布局更加全面,投资更多。
结合单车高利润、未达成预期两项因素,特斯拉有足够的底气在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坡这一时间点打出“降价牌”,有意通过降低消费者对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欲望,进而实现自身的销量增长。
竞争加剧优胜劣汰消费者受益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88.7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25.6%,其中自主品牌的销售占比更是高达79.9%。超过25%的市场占有率说明,新能源汽车市场已从扶持发展迈向了市场选择的新阶段,而自主品牌占有率的不断提升则体现了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认可。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到世界新能源汽车销量的63%
可以说,中国市场对于任何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来说,都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目前来看,特斯拉已然推动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其降价迫使其他车企参与竞争,但这也只是连锁反应的第一环。在电话会上被问及有关竞争的话题时,马斯克表示,他认为中国汽车制造商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车企。
今时的自主品牌已不同于往日,在技术、性能、客户体验等关键层面上均取得长足进步。同时,众多新势力品牌涌现、ICT企业跨行造车、车企冲击高端等市场趋势,都将给予特斯拉更大的竞争压力。
但不是所有车企都有能力跟进降价,若不降价又没有成熟的客户群,这样的车企将会被市场淘汰。市场的资金将会进一步集中,呈现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
对于部分传统豪华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来说,特斯拉和自主品牌的降价促销无异于神仙打架。随着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转型,品牌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已不如性能指标重要。部分竞争力本就不足的产品,即使有品牌价值的加成,也难以得到消费者认可,或将加速被市场淘汰。
另外,并不是挑起价格战的人就一定会获得胜利,企业的技术实力、市场理解同样重要。最终的结果如何,还是要交给时间和市场。
(图片来源:veer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