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速讯:打铁还需自身硬!欧盟公布清洁能源提案针对中国企业?

欧盟公布清洁能源提案,将限制从中国进口“绿色技术”,对中国企业影响大吗?

3月16日,作为绿色交易工业计划的一环,欧盟委员会官网正式发布《净零工业法》。连同《欧洲关键原材料法案》和《电力市场设计改革》的提案,净零工业法案制定了一个明确的欧洲框架,以减少欧盟对高度集中进口的依赖,以扩大欧盟清洁技术的制造规模,提高欧洲清洁能源供应链的弹性。

英国《金融时报》当天对草案进行确认后报道称:“如果特定国家的清洁技术设备和零部件在欧盟的市场占有率超过65%,将在公共合同招标过程中适用更高的壁垒,使其难以获得补贴。”“适用相关限制的代表性例子就是中国。”


【资料图】

该篇报道将更多的矛头指向中国。

需要强调的是《净零工业法》是为应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的“碳中和产业法草案”。《通胀削减法案》的清洁能源补贴政策,吸引包括德国、芬兰、挪威等国家到美国投资建厂,严重损害欧盟的利益。

同时,新冠之后的材料短缺和俄乌战争后的能源危机,给欧盟带来惨痛的教训,这次草案更多地强调了供应链的多样化。随着风电、光伏技术的主场逐渐转移到中国,中国快速成长为清洁能源技产业的巨头,在《净零工业法》一些内容中被针对也就可以理解,不要本末倒置。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材料的供应上《欧洲关键原材料法案》除了更新的关键原材料清单外,还确定了战略原材料清单,重点聚焦稀土、锂、钴、镍以及硅等。

同时该条例为战略原材料供应链上的国内产能和欧盟供应多元化设定了明确的基准:到2030年,欧盟计划每年至少10%的关键原材料供应、40%的关键原材料加工、15%的关键原材料回收来自欧盟本土。此外,来自单一第三方国家的战略原材料年消费量不应超过65%,高于65%的国家的相关产品将在投标评定中被降级,让买家更难获得补贴。

然而现实是,中国不仅在集中培育的风能、太阳能、热泵等核心零部件供应链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还在关键原材料开采方面处于准垄断地位,提炼、加工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数据显示,欧盟尤其依赖来自中国的关键原材料,近90%的稀土和60%的锂在中国加工。其认定的的30种关键原材料中,三分之二中国是主要出口国。

对此,《金融时报》解释说:“欧盟政策制定者在降低对俄罗斯产天然气依赖度的过程中,认识到了对中国清洁技术依赖度上升的危险。”

那么,欧盟委员会要采取什么措施来促进来自欧盟以外的关键原材料供应?

翻阅欧盟官网,「能见」在《欧洲关键原材料法案》问答中找到答案:

一是欧盟委员会将与合作伙伴建立一个关键原材料俱乐部,以加强供应链和多样化采购。它将与所有潜在的合作伙伴建立这一联盟;

二是委员会将继续努力维持和加强世界贸易组织(WTO),包括谈判关于“投资便利化促进发展”的诸边协定;

三是在双边方面,欧盟将利用其不断扩大的可持续投资便利化协定和自由贸易协定网络,支持欧盟贸易伙伴发展加工能力和建立双赢伙伴关系的雄心,例如与智利和澳大利亚的合作;

四是欧盟委员会将密切关注关税对关键原材料进口能力的影响,并审查暂停征税的请求;

五是欧盟委员会将寻求扩大与资源丰富国家的战略原材料伙伴关系网络,使欧洲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共同受益;

六是委员会将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合作,改善协议,并与欧盟成员国合作,建立欧盟出口信贷合同,以支持海外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

打铁还需自身硬。尽管欧盟罗列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结合当前欧盟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来看,欧盟还将持续依赖于中国的绿色技术,如若不加强自己的稀土开采能力,及开发新的技术来替代、减少对稀土的需求,那么与中国稀土的“脱钩”并不容易。

也有机构断言,全面的进口替代(包括从多样化的贸易伙伴进口)毫无意义,会让欧盟的能源转型成本更高,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地缘政治和经济上的风险。此外,欧盟能源价格高企和缺乏真正的单一市场等问题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提高欧盟竞争力的努力可能会受到阻碍。

当然,该法案落地还需要长达两年的时间,过程变数太大,对目前的中国新能源企业出海来说,没有实质性影响。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