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迎来变局,新能源行业走向何处?


(相关资料图)

今日晚间,证监会密集出台多项“救市”政策,其中有3条影响力较大,对新能源行业的影响也不局限于资本层面,更多在产业层面。

一是,“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这对正在IPO以及准备IPO的企业构成了直接冲击,尤其是部分周期较为明显且净利润正在确定性下降趋势中的企业,影响更是致命的,一旦错过这个窗口期,料将长期甚至永远无缘IPO。此举,还将向上冲击一级市场的投资积极性。

二是,“引导上市公司合理确定再融资规模,严格执行融资间隔期要求”,这个对已上市龙头企业的产能竞赛,形成了一定的遏制,未来同质化产能“比拼”可以消停,鼓励技术创新背景下的差异化产能拓展。

三是,“上市公司存在破发、破净情形,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这个举措一方面遏制增量IPO高价发行,减少恶意圈钱;另一方面给已跌破发行价且长期难以回升的上市公司判了无期甚至死刑,或许只能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从而大幅降低“壳价格”,并活跃并购重组市场。

综合这些因素,对新能源行业影响如何?

其一,一级市场的降温和二级市场的收紧,使得资本将从“充裕”变得“稀缺”,手握现金或者存量产能的企业,将掌握资本优势,而弹药不足的企业,则可能在资本收缩中退步甚至被淘汰。

其二,新能源行业持续数年的“产能竞赛”,以及颇为流行的“一体化战略”,将会一定程度上消停,从而回归“专业化”竞争力,同时更加强调市场端而非产能端的竞争力,在这两方面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更胜一筹。

其三,监管部门期望的“扶优限劣”将得到体现,行业集中度有望从过去几年的分散化,重新走向集中,头部企业有望迎来市场份额的逆转。

无论产业,还是资本,都处于周期轮回的拐点,而当下正是两个方面共振的关键节点,必将重塑新能源产业的竞争格局。

(图片来源:veer图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