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铁路和港口运能释放 我国煤炭消费总量达峰值42亿吨

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有力保障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笔者分析,目前,铁路和港口运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需求还会逐年增加。“十四五”期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将逐渐达到峰值42亿吨至43亿吨;因此,在煤炭需求增加时,要适当提高煤炭产量和供应能力,并加快铁路和港口运能的释放,建成产运需一体化的新型合作关系,构成紧密的煤炭物流运输链,确保未来若干年能源供应与运输的安全。

1.去年,环渤海港口运输和富余运能情况。

去年,我国北方港口合计完成煤炭吞吐量8.15亿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6900万吨。其中,环渤海港口完成煤炭吞吐量7.52亿吨,同比增加5800万吨。目前,我国环渤海港口煤炭运输能力为8.6亿吨。截至目前,环渤海港口仅仅富余煤炭运能1亿吨,富余的运能主要集中在秦皇岛港和曹妃甸四港上,也就是说只有秦港和曹妃甸港运能还未充分发挥,其它港口都已满负荷运行。从沿海地区煤炭需求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环渤海港口运输能力应该能够满足未来2-3年煤炭需求的。按照“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要求,我国运煤铁路和运煤港口有必要保持目前的规模,逐步释放煤炭产量,并对运能进行挖潜。来满足不断增长的用煤需求,平抑煤炭市场波动,确保全国煤炭市场供需和价格平稳运行。

2.印尼煤干扰,今后减少出口或成常态化。

刚进入2022年,印尼就向国际能源市场扔出一个炸弹;为了优先保障国内供应,从1月1日开始实施为期30天的煤炭出口禁令。二月初,印尼终于正式解除禁令,759家煤矿生产商重新获得出口批准,但前提是这些煤矿企业必须履行国内市场义务 (DMO),承诺将其25%的年产量供给国内,且价格不高于每吨70美元,或者是同意支付大额罚款,二者选其一才能在2月1日恢复发货。进入二月份,刚刚解除禁令的印尼再次出招,将2月印尼基准煤炭价格上调到188.38美元/吨,高于1月的158.8美元/吨。今后,印尼煤减少出口或成常态化,矿商开始主动履行国内市场义务的积极性,本应作为出口的量有所收窄。由于印尼对华供应占我们总进口数量的61%,一旦印尼停止煤炭出口,对我国的伤害是最大的,直接影响保供稳价工作。这就要求一旦进口煤受限,国内煤炭生产和运输环节就要挺身而出、担当重任,满足经济建设用煤需求。

3.秦港煤码头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大秦线和秦皇岛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煤炭保供稳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去年至今,国家发改委一直通过提高秦港库存、加快发运来稳定港口煤炭价格、确保供应、平衡煤市供需关系。对于设计堆存能力800万吨的秦皇岛港来说,存煤500万吨无疑是个标志性指标,超过500万吨,煤价就可能跌,而低于500万吨,煤价上涨的概率就高一些。近日,“二公司退煤”消息再次跃然纸上,综合分析,失去了秦皇岛港二公司,就等于我国北方港口减少了160万吨煤炭堆场,也意味着北方港口失去了3800万吨/年的煤炭运输能力。失去了二公司,秦港在西煤东调和北煤南运中的重要作用就会下降,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和煤炭价格的稳定器作用就会减弱,也造成我国沿海地区煤炭供应和保障能力下降。

从保供稳价角度出发,若秦港二公司退出,对北煤南运的影响还是不小的。尽管目前曹妃甸港富余的6700万吨运能是能够置换3800万吨能力的秦港二公司,但二公司撤出后,我国北方港口失去的运能和减少的堆存能力却是补不上的,会造成我国北方港口富余的运能越来越少,煤炭运输风险加大。一旦南方煤炭需求继续增加,而进口不畅,我国北方港口运能就会吃紧,就只能选择在原有的煤码头基础上进行扩能增量。煤炭运输这根弦就会绷的更紧了,煤价有可能又要涨上来了。未来几年,是煤炭保供稳价关键阶段;这时候,强行让秦港二公司撤出,有一种“釜底抽薪”的感觉。

4.煤码头运能是近期饱和,远期紧缺。

我国北方港口煤码头的确富余一定的运能,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十四五”期间,煤炭需求的继续增加,以及进口煤可能出现的变数,国内煤炭运输通道的利用率有望进一步提高,不断消耗和蚕食着富余的运能。笔者分析,对于我国八十年代投产的老煤码头,在确保安全运行的情况下,适当保持一定运量,不能轻易撤出。

第一,未来几年,我国沿海地区煤炭需求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既对国内煤矿产能释放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对煤炭运输通道提出严峻考验。目前,中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大量订单转移至沿海地区,加之重大重点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促使工业用电量提高,电厂日耗高位运行。从去年环渤海港口煤炭吞吐量来看,在进口煤大幅增加的情况下,环渤海港口煤炭吞吐量居然还大增了5800万吨,令人意外。目前富余的煤码头运能,大概能满足未来2-3年煤炭需求的。那么,谁能告诉我,2-3年后怎么办,一旦煤炭需求继续增加,煤码头运能就会捉襟见肘;到那时候,就只能通过挖潜来满足用煤需求了。

第二,我国一年进口煤炭3.2亿吨,其中的75%是供应给沿海地区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政治利益面前,国际贸易关系的脆弱可谓不堪一击。一旦因政治或其他原因,外国贸易商减少对华出口,那么,这部分需求就会转移至国内市场,国内煤炭生产和运输压力就会加大。今年一月份,印尼煤暂停出口一事,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年3.2亿吨的进口煤可能对中国44亿吨的煤炭需求来说是小意思,但对于沿海市场来说,影响巨大。一旦3.2亿吨进口煤的部分或者大部分转至国内市场,那么,问题就出现了。首先是煤炭生产问题,需要提高煤炭产量释放的弹性,加大优质产能释放力度,增加煤炭总供给;其次是铁路和港口运输问题,需要充分发挥现有的铁路和港口运输能力,挖掘潜力,增加运量。

第三,我国目前还运行着不少老旧煤码头,他们大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设和投产的,如:秦皇岛港二公司、天津老港、京唐老港,合计运输能力达一亿吨,这一亿吨运能约占整个环渤海港口运能的12%,占比还是不少的。这些煤码头一旦停产,会造成北方港口运输能力下降,进而影响西煤东调和北煤南运的畅通。因此,在经济快速发展、煤炭需求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减量,减轻这些老码头的运输压力,但不能轻谈撤出。要保留一定的运输能力,通过对老码头进行设备革新和技术改造,继续让它们发挥余热,焕发青春。要储备好铁路和港口富余的运能,在煤炭需求增加时,及时投入,加快运输。

值得注意的是,煤炭下水格局的过度集中或者超负荷运行,会造成能源运输安全风险急剧增加,一旦遭遇极端恶劣天气、运输高峰或重大事故、进口煤受限,能源运输和供应保障将面临严峻挑战。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煤炭消费需求、海运规模保持逐年增长态势。因此,保持现有“三线四港”(大秦线、朔黄线、蒙冀线对应秦皇岛港、黄骅港、京曹七港、天津港)的煤炭下水格局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运输与供应安全。在保供稳价的大背景下,我国环渤海港口拥有的8.6亿吨煤炭运输能力是绝对不能削减的。(吴梦)

关键词: 铁路和港口 运能释放 我国煤炭 消费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