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即时:漱口水行业发展潜力 漱口水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漱口水(Mouthwash)也称为含漱剂(Oral rinses),主要功效在于清洁口腔,掩盖由于细菌或酵母菌分解食物残渣引起的口臭,以及使口腔内留下舒适清爽的感觉。
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就已经意识到养护牙齿的重要性,采用各种牙齿清洁法去养护牙齿。但受限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水平的落后,所使用的清洁口腔的办法只有“漱口”这一招。
(资料图)
进入21世纪,随着时代的发展,漱口水开始了华丽转身,各种配方的漱口水纷纷登陆市场。除了保护牙齿外,漱口水更是与口臭和都市爱情挂上了钩,频繁地出现在国人的视线当中,成为90后最欢迎的产品之一。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漱口水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显示:
口腔健康对于全身健康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口腔中的感染和炎症因子不要说影响牙齿的健康,更可导致或加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危害全身健康,影响生命质量。
漱口水最大的作用就是在有效刷牙的基础上,能够可以深入到口腔各个部位很好的控制细菌和菌斑,清除口腔异味,还可以预防减少牙结石和牙垢的堆积。漱即时清新口气需求增长,品牌们不再将漱口水局限于家庭洗漱台这一生活场景,而是将其延伸至聚会、差旅、办公等新场景,甚至有品牌依据早、中、晚不同的使用场景来设计产品,让消费者随时随地保持口气清新。
漱口水行业发展潜力
根据CBNData《白皮书》显示,我国口腔患者人数逐年增长,口腔问题已成为国民一大健康困扰。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居民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0.1%, 84.9%的人对口腔保健持积极态度。随着口腔健康政策的推动,与国民口腔保健心智的加强,我国的口腔护理行业规模也持续提升。相较韩国、美国、日本等国家,我国的人均口腔消费支出较低,但增速尤其突出,呈现出巨大的消费增长潜力。
就口腔护理的具体需求与细分品类而言,清新口气、美白、去黄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口腔护理功效,电动牙刷与牙膏是消费规模占比较高的核心品类,而水牙线、漱口水等更为进阶的口腔护理产品呈现出较高的消费增速,成为行业的趋势品类。
018-2019年漱口水品类市场同比增长30%;某电商平台,2020年漱口水销售额同比增速超过85%,销售额超过10亿元。2020年中国漱口水的用户规模就高达6000万,2021年增量达到83%,已经接近1亿用户。
漱口水行业投资价值分析
漱口水是一种入口产品,因此消费者对于安全、健康、成分等要求提升,且随着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对于口味、口腔抑菌、口气清洗等要求提升,未来漱口水行业逐渐向口味多样化,产品高端化等方向发展。除了针对产品提升,针对不同人群,如老人、孕妇、小孩等特殊群体,需要设计出专属产品。
随着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漱口水正从口腔护理的边缘产品变成部分人群的常备品。对于李施德林这样早早进入中国市场的龙头而言,原本竞争者寥寥无几的市场,正迎来百花齐放的格局改变。
事实上,作为口腔护理用品细分品类的“新宠”,漱口水称得上是舶来品。而在这一舶来品家族中,早在2005年便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品牌李施德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老玩家。
凭借着杀菌的核心功效,以及口感稍偏辛辣的明星单品冰蓝漱口水,在诸多媒体的报道口径中,截至2019年,李施德林在中国线下市场的占有率达到67%。
《2020年度漱口水市场概况与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0年阿里平台漱口水产品TOP10品牌中,李施德林以19.3%的市场占比排名第一,同比增长58.2%。新锐品牌参半以42357.369倍的增速紧随其后,市场占比为11.3%。此外,Avec moi、欧乐B、高露洁、黑人等老牌口腔护理品牌销量增速均超过三位数。
随着消费者对口腔健康的重视,以及对西药抑菌剂和抗生素成分的认识,中草药成分的漱口水越来越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部分漱口水品牌同样认识到中草药的重要性,在产品成分里添加植物成分,如某品牌的薄荷清凉漱口水里的薄荷成分、某品牌宣称含有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的野菊花精华。
漱口水是一种重要的口腔护理产品,随着近几年国内居民口腔护理意识提升,漱口水行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布局在漱口水市场的企业众多,国外企业布局在漱口水领域已久,品牌和质量较高,在国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我国漱口水行业发展较晚,但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已有部分品牌得到市场认可。
未来,越来越多的漱口水产品将进入便利店、KKV、话梅等年轻人喜爱的新零售终端,以及餐饮、电影院、办公自动售货机等公共场所。
漱口水行业报告对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行业投资价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漱口水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