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头条丨2023年元旦假期趋势洞察:餐饮、景区异地消费正逐步回暖
餐饮、景区异地消费正逐步回暖
2022年末,社会流动带来的消费暖意正在逐渐释放。截至12月26日,大众点评网友主动搜索“跨年”等关键词的搜索量较上周增长171%,其中,北京、成都、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重庆等地消费者对元旦跨年的关注度位居全国前列,“仪式感”跨年将成为元旦假期新趋势。
(资料图)
多地跨省流动限制放宽,带动消费者出行半径扩大。综合美团住宿、机票预订数据,有超80%的元旦旅游订单“提前订”人群不到30岁,杭州、深圳、上海、成都将成为哈尔滨、新疆阿勒泰等北方滑雪胜地的热门客源地,北京游客则飞往三亚、丽江等四季如春的南方城市跨年。
跨省流动带来满满仪式感的同时,也将助推酒店、景区、餐饮等多业态本地、异地双客群消费回暖。美团数据显示,在酒店享受吃住游玩一站式体验成为异地跨年新选择,元旦期间相关住宿套餐的预订量环比增长超2倍。
交通、酒店、景区等行业提质升级,小众目的地、多元玩法持续涌现,市民游客的消费选择也更多元。依托真实评价形成的大众点评“必吃榜”,美团“M Chao”等线上出游服务产品,连接宝藏供给,帮助更多消费者深挖新玩法,为异地游客提供“地道的”本地生活和消费新场景。同时,平台也将联动餐饮、景点、酒店等优质商家推出“新年开伙4折起”“门票狂欢季”“冰雪温泉”等多场年终促消费活动,集中流量推广当季好去处,助力本地、异地双客群消费回暖。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文化娱乐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显示:
文化娱乐行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2599元,比2012年增长106.0%,年均增长8.4%。
中国线下娱乐各行业类别连续多年保持约15%的年增长率,2017年总体市场规模达到创纪录的3735.1亿元,2019年总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900亿元,“90后”和“00后”正逐渐成为娱乐消费的主要群体。
文化娱乐行业发展如何
近年来一系列相关产业政策对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扶持作用,各类互联网服务对线下娱乐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VR、AR、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也给娱乐消费带来无穷的想象空间。
以线下娱乐综合体为例,这是一种以社交为中心,融合影院、游戏、KTV、直播、餐饮等多种娱乐功能的新型业态。例如,腾讯与深圳创梦天地合作打造的腾讯视频好时光影游社是目前市面上较为典型的娱乐综合体,它以“90后”和“00后”为核心用户,以点播影院和同步院线为核心业态,并包含手游吧、直播间、餐饮吧等功能,对现有娱乐业态进行了改良和丰富,更加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娱乐消费需求。
传统线下文化娱乐行业的发展正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老旧商业模式收入来源单一、租金等成本持续上涨、消费人群窄化引发市场恶性竞争等。在此背景下,以娱乐综合体、电竞馆、点播影院、迷你KTV以及娃娃机集合店为代表的一些新兴线下娱乐业态进入到大众视野,探索传统线下娱乐业态转型升级的方向。这些新兴业态往往背靠线上娱乐企业,使得线下娱乐正成为线上娱乐新的流量入口。在技术的助推下,高沉浸式、高互动的娱乐体验有望得到充分发展,助力线下娱乐升级。此外,商业地产也开始积极接纳新兴娱乐业态,实现共生发展。
随着文娱产业的持续升温,由文娱衍生出“大文娱”“泛娱乐”以及“文创”等概念,这些概念的诞生体现的是文娱产业内容开发方式创新和产业链持续整合的新趋势。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吸引众多企业加入,中国文娱产业结构日趋完善,良好的市场机遇吸引中国巨头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加入,中国文娱产业的快速发展逐步推动整体产业结构与生态的完善。
目前全国已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分别为首都文化创意产业区、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区、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区、滇海文化创意产业区、川陕文化创意产业区以及中部文化创意产业区。其中长三角与珠三角人均GDP优势明显,具备极好的精神文化消费土壤。
截至2020年,我国5G技术已经开启商业应用阶段。5G网络具备高速度、低时延、低功耗、万物互联的特点,会为未来诸多行业带来深刻变革。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也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科技为新文娱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其中云游戏、AR/VR及超高清视频较为瞩目。
此外,新技术为文娱产业带来全方位的技术革新和体系重构。新技术应用到内容的创作、生产、分发、审核、播放、变现以及交互的整个环节,带来内容精细化生产、用户观看体验以及安全审核的深刻变革。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文化娱乐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关键词: 元旦假期 文化娱乐 文化娱乐行业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