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消费行业发展态势 食品消费行业市场投资策略预测

食品消费是人们维持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商品。我国消费者在食品消费方面的差异很大,农村消费者仍然有许多人处于简单的温饱生活水平,而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大地得到了改变,已经不再追求简单的温饱型饮食消费,开始追求食品消费的享受性和饮食质量。


(资料图片)

中国食品消费行业发展态势 食品消费行业市场投资策略预测

目前来说,食品项和整体通胀水平都在上涨,非食品项下降,食品项的价格上涨仍是我国通胀上行的主要驱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食品消费占家庭消费的比重正在逐渐下降,这种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在未来或将导致食品价格对通胀水平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

全球粮食价格上涨抬升欧美通胀水平,对我国形成较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从全球视野来看,国外发达经济体的通胀仍然较高。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食品消费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显示:

高温干旱导致部分地区农作物产量下降,同时美国小麦减少出口,黑海粮食协议再起争议,粮食出口恐生变数,粮食供应链再度受阻,供给能力的不确定性导致全球粮食价格存在持续上涨的可能性。此外,原油价格在10月初出现反弹,价格仍处于较高位置,下行驱动不足。国外商品的高价格将给我国带来较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尤其疫情期间居家用餐为主等因素的影响,市场对于3R预制菜产品的需求大幅上涨。

在政策助推下,近几年国内食品冷库建设较快。根据中物联冷链委统计情况,2020年全国食品冷库总量达到7080万吨,新增库容1027.5万吨,同比增长16.98%,已超过美国食品冷库容量规模水平。

从9月的CPI数据中可以看出,9月份食品价格的上涨成为我国目前通胀上行的主要推动力。同时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9月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28.64,同比上涨近13.61%,环比上涨近4.75%,侧面印证了当月我国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趋势。究其原因,受高温天气影响,鲜菜和鲜果供给有所下降;猪肉和鸡蛋需求则受开学季和中秋节影响回升,带动价格上涨。

随着稳经济促消费政策推进落实,我国消费市场总体延续恢复增长态势。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7%,增速比1-8月加快0.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比二季度明显加快;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2.4%,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9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增速虽然比8月有所回落,但仍延续了6月份以来的恢复势头。

2020年中国进口食品总额将首次超过700亿美元,20年来增长15.2倍,进口食品背后的冷链物流市场潜力巨大。与此同时,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大湾区建设和海南等更多自贸区的开放,区域升级必将会在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冷链配套服务等方面产生很多新机遇。

2021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政策层面大力推动食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2021年1-9月国家层面出台的冷链相关政策、规划超过5项,其中涉及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超过30项,涉及冷链疫情防控超过15项,涉及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的超过5项。

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0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6%,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2.6%;比2019年增长11.8%,两年平均增长5.7%,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实际增长4.0%。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7178元,增长12.2%,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9.8%。与2019年相比食品烟酒增长8.6%。

猪肉价格是带动CPI的重要因素。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2年10月17日—10月23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28.27元/公斤,环比上涨3.4%,同比上涨85.1%。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36.00元/公斤,环比上涨3.6%,同比上涨75.9%。

本报告根据食品消费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中国食品消费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我国食品消费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食品消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食品消费企业、学术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必备参考工具,极具参考价值!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食品消费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

关键词: 食品消费 食品消费行业发展态势 食品消费行业市场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