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转型方向与投资前景
电力信息化是指应用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传感等信息技术,结合企业管理理念,驱动电力工业旧传统工业向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型工业转变,为电力企业生产稳定运行和提升管理水平提供支撑和引领变革的过程。
3月我国电力生产增速加快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3月份能源生产情况》显示,3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电力生产增速加快。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保持同比增长。与1—2月份比,原煤、天然气生产有所放缓,原油、电力生产加快。
【资料图】
3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71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增速比1-2月份加快4.4个百分点,日均发电231.4亿千瓦时。
分品种看,3月份,火电由降转升,核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加快,风电增速回落,水电降幅扩大。其中,火电同比增长9.1%,1-2月份为下降2.3%;核电增长4.6%,增速比1-2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风电增长0.2%,增速比1-2月份回落30.0个百分点;太阳能发电增长13.9%,增速比1-2月份加快4.6个百分点;水电下降15.5%,降幅比1-2月份扩大12.1个百分点。
1-3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207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
用电端:生产生活持续恢复,3月用电量同比增长5.9%。3月份制造业PMI为51.9%,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制造业保持扩张态势,CPI同比上涨0.7%,生产生活持续恢复。1-3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12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其中3月全社会用电量73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及居民用电增速分别较今年2月环比+8.5pct/-13.3pct/+9.6pct/+3.5pct。
发电端:电力生产增速加快,火电由降转升,核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加快,风电增速回落,水电降幅扩大快。3月份,发电71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增速比1-2月份加快4.4个百分点,日均发电231.4亿千瓦时。1-3月份,发电207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分品种看,3月份,火电同比增长9.1%,核电增长4.6%,风电增长0.2%,太阳能发电增长13.9%,水电下降15.5%。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当前,我国传统电力系统正向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开放互动、智能友好的新型电力系统演进。国家电网争当能源革命的推动者、先行者、引领者,坚持发挥好电网‘桥梁’和‘纽带’作用,出台一系列举措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国家电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新型电力系统中,水、风、光等非化石能源发电将逐步成为装机主体和电量主体。然而,从全国看,这些清洁能源的资源和需求一直存在逆向分布问题,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风光资源大部分集中在“三北”地区,而用电负荷主要位于东中部和南方地区。
与煤炭方便远距离运输不同,水、风、光等资源只能就近转化为电能,再通过电网送到负荷中心。这样一来,推动跨省跨区输电通道“联网”、省内主网架“补网”,提升电力资源配置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截至2022年底,国家电网累计建成33项特高压工程。“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将持续完善特高压和各级电网网架,服务好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支撑和促进大型电源基地集约化开发、远距离外送,力争2025年公司经营区跨省跨区输送电量中,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达到50%以上。
风光等新能源“靠天吃饭”,具有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等特点,随着其大规模高比例接入,除了保障“送得出去”,还要着力解决弃风弃光问题、推动“消纳得了”。这就需要它们与煤电、气电等常规电源“打好配合”。比如,风电光伏出力高峰时,常规电源就需压低发电出力、为其让路,而这也意味着常规电源发电收入的减少。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电力系统清洁低碳转型。向海平认为,“双碳”目标是我国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重要举措。能源消费碳排放约占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90%,而能源行业中,发电行业碳排放最高,占能源行业碳排放的40%以上。他强调,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
此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也催生能源电力新业态新模式。向海平指出,为了抢占能源电力转型升级的窗口期和制高点,需加快战略性核心技术、重大装备集中攻关,着力提升能源电力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加快能源电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在此背景下,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成为当前能源行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向海平认为,新型电力系统是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高比例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为主线任务,以多能协同互补和源网荷储协同互动为重要特征,以坚强、智能、柔性电网为枢纽平台,以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重要保障的新时代电力系统。
向海平指出,新型电力系统具备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四大重要特征,其中安全高效是基本前提,清洁低碳是核心目标,柔性灵活是重要支撑,智慧融合是基础保障,共同构建了新型电力系统“四位一体”框架体系。
电力系统转型挑战重重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目前仍然存在一些挑战。首先是“双碳”目标实施过程中,我国电力电量需求仍在高速增长。向海平指出,相较发达国家,我国人均用电量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将能源转型作为重要国家战略,发达国家电力需求已基本进入平台期,而我国电力需求仍将刚性增长,且增量巨大。
其次,我国资源负荷逆向分布增大了转型难度。向海平认为,未来较长时间,中东部地区仍是用电需求主体,西电东送规模还需进一步扩大。在新发展格局下,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优化调整,用电负荷分布将逐步从中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但考虑到产业转移的复杂性和多年形成的产业区域黏性,预计到2060年我国中东部用电量仍将占总用电量的65%左右。
再次,我国新能源尚未形成可靠替代。向海平表示,新能源出力特性与气象条件高度相关,通常春、秋季新能源平均出力高于夏、冬两季,与用电需求存在季节性不匹配的问题。在夏、冬季用电高峰期,新能源出力低于平均水平。在春、秋季新能源发电出力大量富余时段,用电水平处于全年相对低谷期。现有的新型储能技术只能满足日内调节需求,在新能源高占比情景下,系统跨季节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最后,电力系统运行压力持续增加,也是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一大挑战。据向海平介绍,我国目前已形成以六大区域电网为主体的全国联网格局,各区域电网电压层级复杂,高低压各层级电网之间、送受端电网之间协调难度较大,特高压交直流电网送受端强耦合特性复杂,给电网稳定性分析和控制带来较大挑战。
《2023-2028年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