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微金融服务助力计划 普惠小微贷款规模和余额大增

全国工商联、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2023年“助微计划”倡议书,提出共同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共助小微加速回暖复苏。

据了解,自2020年以来,在金融监管部门支持下,全国工商联、中国银行业协会会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网商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发起,并连续三年开展助微计划,帮助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应对疫情冲击,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让大量此前没有被覆盖、或覆盖不足的长尾小微群体得到有效的金融服务。


(资料图片)

在助微计划开展过程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及其它股份制商业银行,利用网点布局广泛及资金能力等优势,积极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方式,加快产品创新和优化,服务于小微企业融资,发放贷款金额占比超过7成;网商银行等中小银行发挥科技优势,通过线上触达更多长尾小微客群,服务小微企业数量占比超过7成,对拓展助微计划覆盖面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全国19家民营银行中,已有微众银行、苏宁银行、新网银行、中关村银行、富民银行、梅州客商银行、辽宁振兴银行7家银行披露2022年财务情况。

数据显示,从经营业绩和资产规模来看,微众银行继续领跑,2022年净利润达89.37亿元,年末总资产规模超4700亿元。信贷投放方面,普惠小微依然是各家民营银行的经营重点。

银行普惠小微贷款规模大增

从信贷投放领域来看,普惠小微为各家民营银行经营的重点领域。多家银行2022年普惠小微贷款规模和余额大增。数据显示,上述7家银行中,多家银行2022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规模等指标实现同比增长。

整体来看,微众银行、苏宁银行较为领先,资产规模均在千亿元量级。2022年,微众银行营业收入353.64亿元,同比增长31.03%;净利润89.37亿元,同比增长30%。截至2022年末,该行总资产4738.62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8.00%。苏宁银行2022年营业收入40.21亿元,同比增长19.9%;净利润10.07亿元,同比增长67%。截至2022年末,该行资产总额1032.87亿元,增长2%。

新网银行、中关村银行、富民银行的资产规模均超过500亿元,且保持较高幅度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新网银行总资产大幅飙升至848.2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48.5%;中关村银行资产合计615.17亿元,较2021年的522.02亿元增长17.84%;富民银行资产总额也达到548.7亿元。

梅州客商银行、辽宁振兴银行体量较小,2022年营业收入、净利润指标实现飙升。梅州客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02亿元,同比增长75%;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153.7%。辽宁振兴银行营业收入达到8.36亿元,同比增加11%;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123.39%。据辽宁振兴银行介绍,2022年该行营收、利润等经营数据创历史新高,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指标也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2022年,本行继续将信贷资源向小微企业客户倾斜,对普惠型小微贷款实施单列信贷计划,优先满足小微企业的信贷额度需求。”微众银行披露称,该行2022年全年发放普惠小微贷款超4600亿元,2022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比重超40%。信贷利率方面,该行针对普惠型小微贷款制定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专项优惠措施,普惠型小微贷款当年发放利率比2021年下降0.05个百分点。

对于该行拳头产品“微业贷”,微众银行介绍,截至2022年末,“微业贷”近100%的小微客户为民营企业,超70%的客户年营收在1000万元以内;服务两年以上的客户中,仍在营的比例在95%以上,通过对授信客户的金融服务间接支持了超过1000万人就业。

普惠金融服务新模式新生态

苏宁银行和辽宁振兴银行也着重介绍了服务小微客户的情况。截至2022年末,苏宁银行普惠小微客户在贷余额较当年年初增长45.59%,累计普惠贷款突破1000亿元;对公贷款增长117.49%至163亿元。截至2022年末,辽宁振兴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2.12亿元,较当年年初增加35.76亿元,增长63.45%。该行还表示,预计2023年末小微贷款占比将不低于50%。

从报告披露的数据来看,国有六大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均呈现增长趋势,是银行业中当之无愧的“头雁”。其中,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农业银行增速较快,分别为41.06%、39.34%、34.66%和33.81%。而除交通银行外,其他五大银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均突破1万亿元,其中,建设银行的贷款余额最高,突破两万亿元大关,达2.35万亿元。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6年中国普惠金融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普惠金融业务领先银行在社会责任报告中也同时披露了一些有益经验,“借助科技力量”被多家银行提及。此外,受访专家认为,接下来,银行业的普惠金融业务应更加着力于“提质”,加力开拓“首贷户”。

邮储银行社会责任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邮储银行实体贷款较上年末增加7053.78亿元,新增客户贷款中投向实体的贷款占比约90%;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23.04%;涉农贷款余额为1.81万亿元,建成信用村达到38.35万个,评定信用户超千万户。

去年,农业银行加大普惠金融服务力度,截至2022年末,该行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2.57万亿元,新增5646亿元。打通全行2.2万个经营机构小微金融服务渠道,打造8735家小微金融发展类网点,不断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此外,农行持续加大涉农金融供给,不断扩大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截至去年末,该行县域贷款余额7.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1万亿元;持续推广“乡村建设贷”“富民贷”等拳头产品,“三农”金融产品总数达273项。

近年来,ESG(环境、社会、治理)理念已逐渐融入全球主流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除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之外,股份制银行也越来越重视ESG的重要性。近日,招商银行首次披露ESG多项内容,数据显示,去年招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783.49亿元,同比增长12.85%。

平安银行则在该行《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披露,该行努力拓展、延伸乡村振兴“421”服务模式,通过融资、融智、品牌和科技四大赋能,推动综合金融与“三农”场景结合,致力打造在政府指导下的集农户、农企、银行、保险、农研院所于一体的产业振兴共建平台。2022年,该行投放乡村振兴支持资金330.78亿元,累计投放692.54亿元。

综观披露情况,2022年,我国银行业普惠金融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2022年中国银行业服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包括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达到59.70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23.60万亿元,同比增速23.60%。

数据显示,2022年国有六大银行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合计为8.5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了31.99%,在贡献普惠金融力量方面发挥着明显的“头雁”作用。其中,建设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规模位居六大银行首位,且以253万户的有贷客户数量成为拥有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数量最多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对于普惠金融能够取得如此领先地位的原因,建设银行行长张金良在该行业绩发布会上透露了“秘诀”。“现在,建行的普惠金融数据应用体量非常之大,并且建立了一套以数据为生产要素、以模型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数字化线上普惠经营模式,建行内部大约有80%左右的业务是纯线上的。”张金良表示,“数据+科技”是建行普惠金融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因素。

而科技对于普惠金融业务的重要意义正在加速体现。农业银行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该行持续完善信用类、增信类、产业链类三大数字化普惠金融产品线,推出“国担e贷”“科技易贷”“融通e信”等金融产品,充分满足各类普惠客户的融资需求。搭建线上线下联动互通的“矩阵式”个人养老金服务体系,提供优质多元的普惠养老金融服务。

邮储银行则明确表示,将以“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为主线,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以“三农”金融集约化运营为支撑,持续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数字生态银行。

《2022-2026年中国普惠金融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