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现超低排放不是终点,相反只是开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全面实现超低排放不是终点,相反只是开始。”9月8日,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冶金评估部高级工程师李中岳在2023(第四届)全国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大会上指出。
李中岳在演讲中介绍了钢铁行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的背景、进展以及评估监测中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
他表示,自2019年4月28日印发《关于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拉开我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的序幕,2019年12月28日印发《关于做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工作的通知》及其附件《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技术指南》,将超低排放改造推入评估阶段以来,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进展显著。
监测数据显示,全国钢铁行业废气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2022年,426家钢铁冶炼企业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42.38万吨、15.20万吨、35.29万吨,较2021年同口径企业废气排放量分别下降6.05%、17.55%、13.71%。同时,截至2022年底,全国约68%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其中,2.42亿吨粗钢产能已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与评估监测,约4.76亿吨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截至2022年底,重点地区约95%粗钢产能已完成或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李中岳介绍。
结合实践经验,他详细讲解了对于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清洁运输开展评估监测的技术要点。如对于有组织排放,要关注监测点位是否覆盖所有工艺流程,是否存在不同类别或不同规模的污染源没有测试(对照排污许可证、环评、验收、现场核查等)。对于无组织排放,他强调“企业实施了料场封闭,不等于无组织改造已经完成”,要对厂内无组织排放源清单中所有生产、治理、监测设备进行集中管控,并要关注无组织管控平台出现治理、监测、生产信号恒值、零值、异常值或逻辑错误等情况。对于清洁运输,他鼓励厂内非道路移动机械采用新能源或达到国三排放标准,鼓励建立运输车辆监管系统平台等。
他强调,超低排放改造成绩颇多,但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多次的突击检查,也暴露了钢铁企业存在的多项问题。他提醒钢铁企业,应重点关注这几方面问题:在线数据造假、旁路偷排,生产记录造假、未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手工监测数据造假,DCS(分散控制系统)核心数据异常,涉嫌不正常运行治理设施等。企业是污染物排放的主体,也是环境治理中的关键环节,要自觉履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坚守依法依规的底线。
李中岳建议,钢铁企业要坚决落实生态环境部要求,在超低排放改造过程中力求“四真”,即企业领导真重视、资金真投入、实施真工程、管理水平真提升。推进实施超低排放改造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四要四不要”,一要成熟可靠技术,不要鱼目混珠;二要统筹减污降碳,不要治标不治本;三要时间服从质量,不要欲速不达;四要扶优汰劣,不要劣币驱逐良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