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胃痛、肠胃不适的人,喝粥到底好不好?怎样才适合喝粥?
在我们得了胃病的时候,常常会想起“喝粥养胃”这句话。之前,就有香港某明星在节目中表示“胃病不能喝粥”,引发了热门话题的讨论。
那有胃病到底能不能喝粥?其实企图通过喝粥来治疗胃病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平时我们常说的“胃病”、“胃不好”是一种很宽泛的概念。发生在胃部的疾病几乎都能引起胃痛、胃部不适的感觉,经常被称作“胃病”。
对于部分人来说,总觉得胃不舒服,其实有可能是胃以及食管发生了病变,其中包括胃食管反流病,胃溃疡等。在胃不舒服的情况下,喝点白粥,确实能舒缓一些。但这对于患有胃病的人来说却不一定是这样的。
粥通常未经充分咀嚼就被吞下,没有足够的唾液进行初步消化。食用较大量的粥之后,水分稀释胃酸进而大幅度提高胃酸分泌量的同时,还会使胃容量增大,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胃的负担。
有胃溃疡的患者,会分泌的大量胃酸来严重刺激胃部溃疡面或者胃黏膜,阻碍溃疡创面的愈合,甚至加重溃疡。而当过多的胃酸放到有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身上,则会导致胃部更易反流,不利于缓解胃部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而引起的不适症状以及并发症。简单地说,就是胃酸倒灌损伤食管黏膜。正常人的胃液PH值是2~3,而食道黏膜承受的酸度pH酸碱度不能小于4,胃酸反流后,患者通常出现两大主要症状,即烧心、反流。
进食碳水化合物尤其是汤汤水水后,胃就像一个装了液体的气球,当胃蠕动时,就像我们用手去捏这个气球,里面的液体很容易被“挤”出来,形成反流。所以,粥并不是能够长期、单一吃的食物,特别是对于有以上疾病的人群来说。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喝粥的确有一定的养胃、护胃的好处。比如,小孩、老人、术后胃肠功能差、胃动力不足、胃酸分泌较少的人等。因为,粥属于半流质食物,不需要经过大量咀嚼与胃部蠕动就能快速进入小肠,分解为葡萄糖被人体很快吸收利用,补充能量。
所以,对这类人群而言,喝粥容易消化、吸收,从而减轻胃肠道的负担,属于养胃的一种方法。但是,长期喝粥反而会起到伤胃的作用。虽然,适当、适量地喝粥确实有一定的养胃功效。但如果长期喝粥、一日三餐都喝粥。那么,不但有可能不能养胃,反而会起到伤胃的作用。
长期喝粥,咀嚼动作会减少,相应的唾液分泌也会减少,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而唾液中很多酶都有促进消化吸收的功能。喝粥以后,半流质食物直接进入胃内,胃的排空速度会加快,食物在胃内的存留时间缩短。长此以往,胃的蠕动就会减弱,消化功能自然也会慢慢减退,不利于“养胃”。长期喝粥容易在短时间内让胃容积与重量加大,加上饭后不当运动,容易诱发胃下垂。
如果常常胃痛,除了平时在饮食习惯要清淡饮食,荤素和粗细搭配、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尽量少吃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拥有一款好的肠胃药也非常重要,能够及时缓解疼痛,改善病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