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更加积极有为
原标题:
2023年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更加积极有为
(资料图片)
中国商报(记者 王彤旭)回顾2022年,我国各项财政政策早出快出,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加大财力下沉力度,支持保粮食能源安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经济总体回稳向好,我国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展望2023年,我国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以谋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在2023年加力提效。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也提出,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更直接更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
适度加大扩张力度
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扩围加力提速、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快发行、设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2022年,我国各项财政政策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2023年,加力提效成为关键词。加力,即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一是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贴息等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二是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投资拉动力。三是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新年伊始,各地紧锣密鼓开展部署,加码财政支出,为经济进一步企稳向好注入强劲动能。
北京市提出,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聚焦支持科技创新、高精尖等创新发展领域,更好地发挥财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8%。
浙江省明确,将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强基、交通强省、清洁能源保供、水网安澜提升、城镇有机更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以及改善民生等9大领域,每年滚动推进1000个左右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5年完成重大项目投资7万亿元以上……
专项债券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对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作用明显。
2023年1月6日,青岛市首先公开发行了41.0亿元一般债和171.6亿元专项债。至此,2023年地方债发行大幕正式拉开,较2022年再次提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30地发布2023年地方债计划,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其中,河南省以共计811.45亿元的债券发行规模遥遥领先。
“下一步,将指导地方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进一步提高项目储备质量,优先支持成熟度高的项目和在建项目。加强项目实施进度跟踪,对专项债资金下达项目单位后一年仍未实际支出的,调整用于其他项目或者收回,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财政部部长刘昆近日公开表示。
业内人士预计,在专项债的保驾护航下,2023年财政支出将保持一定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地方债将继续靠前发力,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
减税降费 “放水养鱼”
在财政政策“加力”的同时,也要始终注重“提效”。其中,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着力助企纾困被放在重要位置。
过去一年,我国出台了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尤其是增值税的留抵退税。全年实现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4万亿元,有效释放政策红利,实实在在为企业减轻了负担,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2023年,继续推进并加大对广大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减负赋能仍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发力点。
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明确,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更直接更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完善税费支持政策,根据实际情况,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着力纾解企业困难。
开年首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连发两份文件,拉开了2023年减税降费政策加力的序幕。
1月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民用飞机增值税适用政策的公告》,明确了民用飞机有关增值税优惠政策;1月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的公告》,明确“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此外,在各地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助企纾困的政策举措频频出现。
江苏省明确,将持续推动国家和当地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到位,针对困难行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需所盼,及时制定实施一批助企纾困的增量政策,让市场主体有更多获得感、发展有更强牵引力。
广东省明确,继续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给予降费奖补,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认为,2023年,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或将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比如,不断完善留抵退税政策,加快退税进度,稳定退税规模,持续减轻企业负担;继续深化税费改革,稳步推进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等重点税制改革,让创新型企业有更大发展空间,让市场消费活力得到持续有效激发。
准财政政策工具继续扩容
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抓手之一。2022年,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疫情影响供需双弱的情况下,基建投资整体保持韧性,成为稳投资、稳增长的主要动力。
为满足重大项目资本金到位的政策要求,撬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尽快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实物工作量,2022年下半年,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设立了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规模共3000亿元。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底,两批共7399亿元金融工具支持的2700多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主要用于支持交通、能源、水利、冷链物流、职业教育、市政和产业园区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基建等重大项目建设。
从全国的统计数据看,这一举措扩大有效投资的效果十分明显。2022年1—11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速高达8.9%,高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3.6个百分点,比2022年1—10月加快0.2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回升。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作为阶段性举措,通过政策设计,有利于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的条件下,满足重大项目资本金到位的政策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发放中长期低成本配套贷款,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助力实现扩投资、带就业、促消费综合效应,进一步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多位专家认为,2023年,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仍将继续发挥作用。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黄文涛等撰文称,准财政政策工具的扩容依然是2023年的趋势。在财政内资金不足、专项债资金形成实物工作量不及预期的情况下,2022年年内通过政策性金融工具和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给基建资金端注入动能,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缓解资金缺口,补充重大基建项目资本金(不超过全部资本金50%),同时也可以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这也意味着部分等待专项债在途资金的项目可以快速使用政策性银行资金进入到项目投资阶段。由于2023年对基建稳增长仍有诉求,预计政策性金融工具总额不会低于8000亿元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