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钱包”需要“防火墙”
原标题:“移动钱包”需要“防火墙”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支付“触角”正向多地多场景延伸,促进数字场景与人民生活高度融合。
移动支付安全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抓手之一。业内人士表示,移动支付的诞生与普及在给予人们日常生活和出行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有关个人信息及财产安全的问题。移动支付安全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筑牢防诈反诈的坚固“防火墙”。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数字生活场景日益增多
近日,中国银联发布《2022年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77.5%的手机用户每天都会使用移动支付,常用场景接近11个,较2021年进一步增长。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9.04亿,较2021年12月增长81万,我国移动支付整体市场覆盖率排名全球第一。
伴随智能设备进一步普及,移动支付以其快速便捷的特点迅速占领市场,成为重要支付手段之一。移动支付是指通过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借助移动网络和移动支付系统所进行的购物交易、缴费、账户间转账等活动。2007年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方向发展,移动支付获得了网上购物、社交转账、公共事业缴费、社区团购等更多新颖、多元化的应用场景。
根据《报告》,“商店、便利店及餐饮店”“小摊贩、菜市场水果店”“水电煤、网络费”这三个围绕居民日常生活的基础场景成为了移动支付发生最多的场合,分别有81.2%、73.1%、74.1%的被访者表示会在这三个场景中使用到移动支付,较去年的78%、68%、71%进一步增长。
“移动支付打破了传统支付对于时间、空间的限制,帮助用户随时随地进行支付活动。特别是一些高龄或行动不便的群体,移动支付让他们不再需要走出家门就能通过一部手机购买到想要的产品,支付需要缴纳的水电煤网络费等。移动支付还方便了支付用户与收款商家对自己账户的管理,用户可以轻松查询自己的账户余额和转账记录。”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支付安全方面,用户不安全行为数量呈明显下降态势。调查显示,2022年受访用户人均存在1.2个不安全习惯,而2021年人均约有2个不安全习惯。“所有支付密码都相同”“有优惠促销的二维码都会尝试扫”“换新手机时不解除银行卡及不删除存留的敏感信息”等不良行为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调研显示,在面对移动支付安全问题时,有37.1%的被访者对自己在移动支付安全性方面的自我保护能力非常有信心,47.3%的被访者表示比较有信心,同时还有15.6%的人持谨慎态度。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目前移动支付仍面临一些安全方面的问题和挑战,比较突出的是,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面临挑战,一些涉世未深、存在信息鸿沟的年轻群体和老年群体容易受到网络诈骗影响;同时,由于资金快捷与不法分子手法隐蔽,导致资金追踪溯源难度较大等。
支付安全形势严峻
在移动支付快速发展、便利居民生活的同时,老百姓对移动支付的信赖度、使用度、依赖度不断增强。《报告》提到,一些不法分子在移动支付全民普及的大方向中找到了“商机”。有67.1%的被访者表示曾遇到过电信诈骗,22.6%的被访者表示财产受到了损失,受损者的占比比2021年增长了8.6%。一些群体的移动支付风险更高,更易成为网络诈骗受害者。
最容易被盯上的是学生群体,34.7%的被访者曾为获取免费服务与优惠提供了个人敏感信息并遭遇欺诈。其次是“80后”“90后”群体,个人保护意识较低,面对“兑换积分诈骗”等逐利类的诈骗手段时更容易上当。“25岁以下年轻群体,在使用手机和银行卡时个人防护意识欠佳,不良使用习惯个数高于平均水平,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更容易轻信他人。”中国银联有关业务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看来,部分年轻人尽管对互联网等新事物更为熟悉,但缺乏深度金融知识,对社会了解不深,以至于更容易缺乏银行卡安全使用意识,也更容易上当受骗。
庞溟认为,各类移动支付风险较高的群体具有一定的共性,如对个人敏感信息警惕性不高、保护性不强;未能正确把握与处理使用移动支付手段时的安全性与便利性之间的关系;对逐利型诈骗手段与电信诈骗方式相结合的移动支付风险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应对能力不足等。
专家指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虚拟货币杀猪盘、网络直播诈骗、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等围绕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诈骗手法不断翻新。诈骗手法呈现出“新瓶装旧酒”、紧跟热点、短期更迭快的特点。此外,部分商户利用商品和服务的交易过分获取用户信息的行为,也让不少消费者感受到自身利益受到损害。
多措并举共防风险
一系列围绕移动支付安全的问题亟待解决,以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为提升移动支付使用安全和保护个人权益,《报告》认为,深入了解我国居民在移动支付方面的行为与习惯,把握高风险人群的整体样貌与特征,分析网络诈骗的高频场景和典型手段,结合用户生活及消费场景探讨切实可行的安全问题解决方案,是当前维护移动支付业务健康发展与消费者财产安全的重中之重。
中国银联相关专家提醒消费者,一是提升自我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不随意扫二维码或留下自己的个人敏感信息;二是时刻提高警惕,不因贪图小利而让网络诈骗寻到可乘之机造成巨大财产损失;三是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不要为追逐短期高收益而轻信所谓的投资专家;四是如果不幸遭遇诈骗或其他类型的个人侵权行为,应及时向公安及官方求助,将损失降到最低。此外,还可以主动了解学习各类防范措施与防骗技巧,提高防范能力。
作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手段,反诈宣传发挥了显著作用。根据《报告》,有93.9%被访者表示,平日生活中接触过防骗防诈宣传,而日常未接触过的仅占约6%。“除了消费者自身提高防骗意识,相关部门还需持续完善安全监管标准,针对多发风险出台相应管理政策,推动多部门配合形成合力。”王蓬博表示,同时,企业要守好业务和个人隐私保护以及数据保护的边界,不管是移动支付服务商还是电信运营商都应以保护客户权益为基本出发点,注意风险防控。
庞溟认为,有关部门应针对易受骗人群、高风险群体、案件高发行业和重点地区加强宣传教育和典型案例展示,坚持广泛宣传与精准教育相结合。坚持全链条、全环节治理,依法行使执法和管理手段,加大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另外,针对动态变化的欺诈手段,建立健全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精准打击各类新型移动支付诈骗行为。
对金融机构而言,庞溟建议,在身份验证、风险提示、客户画像、交易异常监测等方面规范权责、加强要求,并与数据、公安、电信、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实行信息共享、数据联通、联网核查,提升联防联控效果。
“消费者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很多案例显示,电信诈骗等都是通过个人信息途径获取。”周茂华建议,建立和完善移动支付交易安全监控体系,提升风险防范精准度;完善法律制度等,提升违法违规成本,对相关违法行为形成震慑。此外,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可疑交易监控,对于可疑交易要有常态化的报告机制,共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