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估”概念爆火,将带来低估值高成长性股票投资的“黄金期”

5月以来,随着“中特估”概念持续发力带来A股强势上涨,市场情绪显著回暖,“中特估”接力“AI”概念走出新行情,市场呈现“中特估”和“AI”概念交替轮动的风格走势。“中特估”概念并非2023年新提法,早在2022年11月21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首次提出“中特估”——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今年2月2日中国证监会召开的2023年系统工作会议上,易主席再次提及中国特色估值体系,这也使得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代表了证监会的决定。因此,“中特估”可以理解成了监管层为市场指明了价值投资的方向,是价值投资的一面旗帜。“中特估”是指央国企中普遍具备低估值、高成长性的特征,这些股票的估值在过去一段时间都做了较大程度的修正,再者是在当前环境下,由于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引发市场对企业业绩增长的担忧。因此,“中特估”概念股的走强,代表着市场对价值投资的回归,预计将会有更多的资金涌入到价值股的序列中,引发市场对低估值、高成长性股票的追捧。

从国内经济来看,一季度经济开局尚好,GDP同比增长4.5%,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2%。但从宏观经济全局增长动能来看,目前宏观经济依然缺少稳定“抓手”,首先是地产端,政治局会议依然强调房住不炒的总基调方针;其次是基建和工业生产端,面临去年的高基数以及国家财政的超额支出,今年同样面临减弱刺激的风险;最后是消费端,居民失业率高企以及疫情对收入影响导致消费端恢复缓慢。进入2季度以来,经济显露疲态,尤其是近期公布的4月份经济数据,中国官方制造业PMI为49.2%,预期51.4%,前值51.9%,整体宏观经济景气度低于50荣枯线,预示宏观经济景气度下降。4月官方非制造业PMI为56.4%,预期57%,前值58.2%,对比于制造业,非制造业PMI显示出较强的韧性,但因为制造业PMI的下滑引发4月综合PMI低于前值。4月综合PMI录得54.4%,前值为57%,下降近2.6%。

反观国际方面,美联储上周三如期宣布加息25个基点,这是美联储自2022年3月以来的第 10次加息,也是自2007年以来首次将联邦基准利率上调至5%-5.25%的区间。加息已经到达了阶段性的高点,美联储也在会议声明中提出考虑停止加息。虽然4月美国非农数据超预期,可能短期影响加息节奏,但是美国银行违约危机以及经济面临下行风险远没有解除,继续加息可能加剧美国金融系统风险。正如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对美国银行风险的描述,未来充满一定的不确定性。

纵览整个资本市场加之国内外的宏观经济压力,具有低估值、高成长性的“中特估”受到长期资金的大举买入,根据统计数据,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在131家中字头板块上市公司中,有55家公司股票被社保基金、养老金、QFII、险资等四类机构重仓持有,占比超四成。长线资金对“中特估”股票加仓代表了市场对低估值、明确高成长性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而长期资金对“中特估”的青睐是对低估值、高成长性股票价值重塑的开始,“中特估”概念正在吹响,业绩成长基本面确定但目前价值被低估的股票行情走向下半程的集结号。在A股上市公司中,与经济复苏强相关的热门板块,包括消费、化工、资源及生物医药板块,具有“中特估”低估值、高安全边际、高成长性的特征明显的股票。

消费板块的伊利股份(600887.SH),2023年一季度实现总收入334.41亿元,同比增长7.71%,归母净利润36.15亿元,同比增长2.73%。公司目前的估值为17倍PE,但随着居民消费能力的复苏和经济的好转,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同时结合伊利中长期目标:“2025年进入全球乳业前三,而2030年登顶全球乳业第一”,公司净利率水平有望持续提升。对比国外消费股票20-25倍的估值以及伊利过去十年估值中枢来看,公司股价存在低估有望继续提高。另一家消费龙头——美的集团(000333.SZ),在地产下行周期影响下,积极寻求转型,开拓B端业务。2022年为公司转型第一年,在2022年经济和地产较差的背景下,公司依然取得良好的业绩增速。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66.4亿元,同比增长6.3%,实现归母净利润80.4亿元,同比增长12%。未来随着公司家电主业受地产拖累减小,未来随着B端业务领域不断纵深,持续贡献增长动能,在股权激励下经营团队作战力强化,业绩端将稳步向上。公司过去10年历史估值为15倍PE,当前公司估值仅11倍,处于过去10年最低位置,具有极高的投资价值。

除消费领域以外,在化工板块,也存在低估值、高安全边际、高成长性的股票。例如,万华化学(600309.SH)作为全球化工企业龙头,公司产业链高度整合,目前已经形成了深度一体化的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新兴材料四大产业集群。万华化学发布2023年一季度报告,实现销售收入419.39亿元,同比增长0.37%,环比增长19.33%,归母净利40.53亿元,同比下滑24.58%,环比增长54.38%。公司利润修复速度超过市场预期。目前公司估值13.8倍,处于过去10年的历史中枢位置。加之处于业绩拐点时期,股价有望迎来修复。钾肥行业的新晋龙头亚钾国际(000893.SZ)拥有亚洲最大的钾资源储量,未来仍有扩大其他资源版图的希望。公司2023年一季度营业收入8.54亿元,同比增长63.49%,归属于上市公司利润3.36亿,同比增长19.82%,公司远期扩产到每年500-700万吨的钾肥产量,具备极高的成长性,按照以往成长型化工股票15-20倍的估值水平,公司目前的估值仅为8.6倍,具备翻倍空间。从资源属性来看,中国有50%以上钾肥需要进口来弥补供需缺口,因此拥有大储量海外钾资源且规模化持续量产的中资企业对于中国钾肥行业意义重大。从当前“一带一路”发展来看,亚钾国际兼具资源和东南亚区位优势,有望受益于“一带一路”发展带来的机遇。

在资源类上市企业中,锂矿资源企业也同样有一些龙头或潜在龙头,具备低估值、高成长性的投资特征。与上下游的头部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天齐锂业(002466.SZ),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4.49亿元,同比增长117.77%;归母净利润48.75亿元,同比增长46.49%,收入业绩在锂资源上市公司中表现亮眼。同时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扩大对高质量锂矿资源进行布局,持续关注新能源价值链上的新能源材料厂家,在前驱体生产、电池回收等业务层面进行积极合作。2023年一季度的净利润为84个亿,估值已经回到了2019年水平,而2019年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当前的天齐锂业公司基本面更加确定,投资价值远高于2019年,但公司对应2023年的PE估值仅为6.2倍,目前股价存在显著低估。还有全球布局锂矿资源,同时为拥有世界主要高品质铯资源、世界最大铯铷产品生产商与供应商的中矿资源(002738.SZ),公司一季度营业总收入20.72亿元,同比增长12.13%;归母净利润10.96亿元,同比增长41.41%,公司具备锂矿资源的成长股逻辑,同时作为稀有金属铯铷资源的最大的生产供应商,公司确定性极强。而目前公司对应2023年的PE估值仅为9倍,估值已经回归到过去十年估值中枢的一倍估值标准差以下,处于低估状态。

生物医药板块增速低迷,但生物医药板块毛利率高达53%,净利率超过15%,是价值投资的优质板块之一,从板块整体2023年一季度增速来看,收入下滑15%,利润下滑55%。而龙头企业恒瑞医药(600276.SH),2023年一季度收入54.9亿元,同比增长0.25%,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增0.17%,收入业绩首次实现转正,预计公司业绩拐点将至。2022年公司研发团队从临床研究、运营、注册、药物警戒等多个维度主导和支持国内外260多个临床项目。2025年有望形成20多个创新药矩阵,内生增长动力强劲,公司成长确定性和业绩拐点已经确立,即将迎来价值回归。

随着“中特估”概念的持续发酵,未来随着投资低估值、高成长性股票的热度上升,上述公司极有可能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